我国自2004年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已经十多年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和其它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粮食取得了十二连增的可喜成绩,有效保障了国内的粮食安全。但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保护农民种粮收益,促进粮食生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扭曲了粮价,导致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成了国内粮食市场的最高价,粮食托市收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截止4月25日,东北玉米临储收购总量突破12000万吨关口,达到了12340万吨。2015年产临储稻谷超过了3300万吨,均为实行临储收购政策以来的历史新高,加快临储粮销售,化解高库存成了当务之急。
顺价销售陷入困境
我国的临储粮主要通过拍卖实现出库,在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也出台了与之配套的临储粮顺价销售政策,即收购价+合理费用+最低利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的前几年,由于国内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临储粮收购的规模总体不大,国内粮价也低于国际市场,加上经济形势较好,物价包括粮价持续处于上涨周期,临储粮蓄水池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真正实现了收得进,储得好,销得出。2011年以前,包括临储玉米、稻谷及小麦在内的临储粮销售总体较为理想,单场拍卖成交率超过九成的比比皆是。如2009年的临储粳稻拍卖成交率几乎达到了100%。通过临储粮一吞一吐,有效调节了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避免了市场的大起大落,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稳定了市场,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最低收购价的连续上调,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成市场最高价已成常态,且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临储粮出库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因此,托市收购的粮食很难按照顺价原则顺畅出库,每年出库的临储粮只占当年新收购的少部分。如2015年临储稻谷拍卖成交了533万吨,为2015年产临储稻谷收购量的16%;2014年仅拍卖成交了423万吨,仅为2014年产临储稻谷收购量的13%。进多出少,以致临储粮食库存不断膨胀。截止目前,临储玉米的库存超过了2.6亿吨,临储稻谷的库存超过了1亿吨。临储粮食库存持续快速增加,出现了“国粮入库,洋粮入市”,“蓄水池”有演变成“堰塞湖”的可能,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数量庞大的最低价粮食如果不加快“去库存”,不但会对国内粮食仓容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还会随着粮食储存年限的延长而陈化、甚至变质,增加储粮困难,既造成巨额财政资金的不必要支出,又造成宝贵的粮食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出现农民新的“卖粮难”现象。因此,僵化的“顺价销售”政策已经不适应当前粮食安全新形势的需要,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市场化销售的提出
为加快临储粮出库,改变临储粮库存被动增加的局面,国家早在前几年就开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3年首次提出对部分原实行临储收购的粮食品种进行改革,2014年起对东北及内蒙地区生产的大豆和新疆生产的棉花试行目标价格。2015年下调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今年又全面取消了玉米临储收购制度。
由于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爱基,净值,资讯)提出了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短期内主要口粮小麦、稻谷不会退出最低收购价政策。而目前国内小麦、稻谷等粮价又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不改变销售政策,“国粮入库,洋粮入市”仍将难以避免。为适应新形势,更好更快地化解庞大的临储库存,国家提出了对临储粮实行“市场化销售”的办法。今年4月公布的《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明确提出,临储粮由国家有关部门“合理制定销售底价”,公开竞价销售。不再提实行了多年的托市粮“顺价销售”原则。临储粮销售不再遵循僵化的“顺价销售”,改为合理的市场定价,此举对加快临储粮销售,化解高库存无疑会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并将对国内粮食市场后期走势带来较大的影响。虽然政策落地时间尚未明确,但临储粮市场化销售的不断临近,对市场运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市场化销售应把握好节奏
临储粮市场化销售相对于之前实行的顺价销售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从市场规律来讲,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反作用于供求。因此,只要价格合适,再多的库存也会被市场消化。但合适的价格到底是多少,除了市场谁也不知道。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能被市场决定的价格难度非常大。如果价格定得偏高,销售进度将依然难以加快。有些临储粮已经存放了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已经面临陈化变质,如不能及时销售,将会面临质量下降带来的价值损失。而定得过低,临储粮销售固然可以得到加快,但临储粮处置的亏损也将会大幅增加。目前国内的临储粮库存达到了三、四亿吨,每斤价格低一分,国家就可能遭受近百亿元的损失。同时,销售价格定得不合理,还将对后期的托市收购带来严重影响。如销售价格定得过低,不但会拉低国内粮价,导致花费无数心血、毫不容易托起来的市场自我损毁,使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而且市场价与托市价之间的价差将会使市场主体退出对新稻的收购,农户也不愿意存粮,将会导致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新粮收购压力全部集中到国家身上,以致旧库存虽然处理得较快,但新库存增加的速度可能更快,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却达不到真正减少库存的目的,得不偿失。
因此,临储粮市场化销售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底价,掌握投放节奏,让市场功能得到真正发挥,为我所用,在尽可能保持市场平稳波动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化解临储粮高库存。
一是要综合考虑各粮食品种之间的比价关系来制定销售底价。价格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不仅会对自身的商品生产和消费都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替代关系传导到其它关连产品。对库存高的粮食品种可以将临储粮销售价格适当定得低一点,以加快库存消化。但也要综合考虑粮食总体比价关系,既要考虑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关系,也要充分反映国内粮食品种间的比价关系,避免整个粮食价格体系产生混乱,导致粮食各品种生产和需求的无序。比如临储量最高的玉米假如销售价格定得较低,拉大与小麦、稻谷的比价,自然会有助于库存消化,但对稻谷、小麦的出库不仅不利,还有可能导致它们新粮托市库存继续增加。因此,确定临储粮销售底价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防止出现库存转移,总体库存难降的现象。
二是要合理控制出库数量。目前国内三大主粮主临储库存庞大,市场供应压力很大。如果短期出库量过多,必然会导致拍卖价格下降,导致粮食市场整体价格持续下跌。在当下信心比黄金金贵的今天,市场主体反而会出现观望心理,影响出库进度,对粮食生产不利,危及粮食安全,还会加大临储粮食的亏损程度。供过于求的现象不是短期之内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化解。因此,要树立化解库存长期作战的理念,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合理确定年度出库数量,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以免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引起价格大幅波动,危及粮食安全。
三是要抓住时机积极组织实施。《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公布已一个多月了,但市场化销售临储粮的政策尚未落地,正在拍卖的临储粮仍按顺价原则定价并拍卖,成交率也一直保持低水平。显示当前形势下顺价销售临储粮已走向死胡同,市场化销售延迟一天,廉价的进口粮食就会多进入一天,国内临储粮的销售压力就会增大一天。因此,改革宜早不宜迟,看准了“去库存”的路径,就立即行动。对国内与国际粮价差距较大,库存压力较大的品种,应及早推行,并在市场化销售中逐步理顺比价关系,建立合理的粮价体系。
另外,要积极推动粮食供给侧改革。临储粮实行市场化销售主要是为化解高库存。因此,要综合采取各种办法,在保护生产能力的同时,调整粮食各品种的生产水平,减少高库存粮食的生产,从根本上推动高库存的消化。对国内需求不能有效得到满足的大豆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户种植,减少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同时要增加居民喜爱的优质品种的种植,减少销售困难的普通粮食品种的种植。同时,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与食品加工业,提高粮食转化能力,满足人们需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粮食高库存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