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涨一个多月的玉米市场突然来了个“急转弯”,近期价格开始呈现下跌趋势,特别是华北黄淮产区。前段时间,随着新季玉米临储收购的开启,各地玉米价格纷纷上涨。而山东、河南等华北黄淮产区的玉米价格凭借“提早上市、高性价比”的优势领涨全国。那么,问题来了:涨得好好的,咋就跌了? 我们要明确一点:什么因素引发的前期价格上涨?
新季玉米临储收购的开启对市场起到的提振作用是无可厚非的,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东北四省累计收购临储玉米2670.15万吨,远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提前收购,所说的去年同期水平则为临储收购执行相对应的周期)。随着收储进度加快,对各地玉米价格提振十分明显,特别是华北黄淮地区,11月底价格较月初上涨200元/吨,领涨全国。除此之外,北方出现降雪雾霾天气,加大粮食晒干的困难,导致基层干粮源出现短暂性供应紧张,带动玉米价格上涨。
行情宝小编在11月月报中提到过:在天气转好的情况下,基层干粮源逐渐增多,贸易商及加工企业下调收购价格,玉米行情将转弱。而近两日,国内玉米价格连续下跌恰恰印证了之前的预测。当然,除去天气转好的影响之外,还存在其他利空影响:
1.农户惜售 售粮进度缓慢
虽说临储收购进展顺利,入库粮源持续增多,带动各地玉米价格纷纷上涨。而农户却保持“卖跌不卖涨”的心态,导致基层售粮进度缓慢。有机构调研数据显示:辽吉地区农户售粮进度不一,目前整体较慢。截至11月底辽宁农户售粮进度较快,在40%-50%,吉林地区整体售粮进度不足20%,黑龙江地区售粮进度整体较快,在30%以上。此外,今年东北多地减产也是导致农户惜售的另一原因。对于华北地区,一般12月到来年1月是其售粮高峰期,随着干粮大量上市,未来市场价格再度面临下调。
2.临储“普查”令收购进度放缓
国家粮食局日前出台《粮食收购资金筹集和兑付管理暂行办法》,以进一步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筹集和兑付管理,杜绝在粮食收购活动中因资金筹集不到位、兑付不及时等给农民“打白条”现象的发生。受此影响临储收购一度暂停,截至12月5日东北四本期收购量321.72万吨,远远低于上期的638.36万吨。为了缓解临储收购节奏过快,国家出台该政策调来整收购进度。而临储收购进展缓慢,也令各方看空后市。
3.“边收边卖”是谣言?
这两天有关中储粮抛售清空玉米的消息传入市场,成为了各个QQ群、微信群传播最广的一则新闻。甚至还有人说:玉米价格要大跌了!是否跌价暂且不论,我们先看看这则消息都透露了哪些信息?首先,抛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一来给新粮收购滕库,二来消化一部分玉米库存;价格和抛售量尚不确定,仍是未知数。其次,抛售还要考虑到的一点就是出现“转圈粮”,抛售的玉米伴随新玉米再度入库。最后,抛售是否能令玉米价格大跌呢?其实消息一出来,对市场的确是有影响的,这也是导致近期价格下行的一个因素。不过有临储收购支撑,玉米价格出现大跌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4.下游消费仍旧不给力 进口粮源成隐患
目前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略有增长,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旧纷纷看空后期玉米市场。其实,我们从目前的养殖市场就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生猪存栏水平偏低,猪料销量未见增长,玉米消费必然难以得到改善。同时,今年进口替代品大量到港是影响市场走软的一大因素。尽管颁布了严控进口粮源的政策之后,但相比国内粮价,进口玉米依旧存在较高的性价比(目前进口玉米价格在8毛/近左右),市场仍有大量进口替代品供应企业,因此依旧是制约国内玉米价格的黑手。
综合来看,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下跌似乎是市场运行的必然结果。不过,随着春节临近,企业备货将开启,或对市场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同时,我们不要忘了,临储收购正如火如荼进行,而大部分地区收购价格并未达到2000元/吨的托市底价,因此市场还存在一定小幅上涨周期。但小编还是那句老话:东北、华北产区玉米价格超越2000元/吨的价位仍存在一定风险。仍需密切关注临储收购进度,以及市场放出的政策补贴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