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产2.1%
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
——摘自《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我国农业再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2013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十连快”,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2013年是农业农村经济捷报频传、亮点纷呈的一年。
去年粮食生产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十连增”,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在成本涨、灾情重的情况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粮食“十连增”,科技支撑发挥了最重要作用。统计显示,在确保粮食“十连增”的众多因素中,单产提高的贡献率超过65%。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良种良法的配套,农机农艺的融合,我国已经在高产品种、栽培技术、农机化水平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技术示范和推广体系。
我国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有力保障了粮食增产。去年灾害频发时,中央财政专项安排了近4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东北、南方水稻产区综合施肥促早熟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以及南方旱区改种补种。去年,农业“四补贴”资金达到了1700亿元。按“四补贴”资金测算,当前平均每生产1斤粮食,国家补贴0.14元。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3.03:1。
农民快速增收是多股力量作用的结果。首先,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继续增加,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69亿人,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609元。得益于务工人数增、工资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6.8%,对增收的贡献高达58.9%。
其次,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价格支持政策发挥重要作用。去年,继续提高水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油菜籽和玉米临时收储价。农产品价格稳中略涨,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到2020年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今后将在4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提高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二是扩大农民的就业空间,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三是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四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