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今年入汛以来,北方大部降雨偏多,尤其是东北和华北平原降雨量创下1951年来最高记录。而南方大部降雨偏少,尤其是湖南、浙江西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80%,部分地区甚至滴雨未下,加上高温肆虐,旱情迅速发展,南方多地遭遇严重旱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郑大玮表示,北涝南旱福祸相伴,今年的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郑大玮认为,依据到目前为止的天气形势判断,今年秋粮产量有望与去年持平甚至略增。郑大玮分析后认为,今年,全国受旱最严重的地区是江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旱情的严重程度和2003年类似。但在2003年,长江中下游的伏旱从7月12日开始,一直延续到8月27日,今年的延续时间可能较2003年偏短。
此外,由于今年早稻在旱情严重时已经收获,因此产量并未受到较大影响,主要是一季稻和晚稻受旱较重。而在南方其他地区,如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西南以及和华南等地,目前旱情并不严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北方雨水充沛,到目前为止秋粮作物长势良好。由于天气预报准确及时,加之当地排涝工作开展顺利,作为全国“粮仓”的东北尽管降雨明显偏多,但只是沿江的局部地区受涝严重,其他大部地区秋粮作物长势良好。华北地区也没有出现农田大面积受涝的状况。因此,后期如果没有大的灾害,比如秋旱或者早霜冻等,东北以及内蒙古和华北平原大部都将丰收在望。
此外,我国目前的粮食供需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调”,即便是商品大米的主要输出地也由江南转移到了东北。现阶段,东北、华北等地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左右全国的粮食“丰歉”。1999年及2000年的粮食大减产主要是由北方大旱引起。
郑大玮表示,现阶段,北方已成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能够向国家提交商品粮的省份中,前五位中有四位是北方省区,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南方只有江西一省能够输出商品粮,其他多数省份需要从北方输入或基本自保。
郑大玮认为,今年北方高产便可弥补南方缺粮。同时,由于我国粮食储备量相对较多,来年的粮食价格也不会有太大波动,只有部分严重受灾的品种或作物,比如西湖龙井茶、云南烤烟及湖南部分地区的柑橘价格可能会水涨船高。(人民网)
相关报道:春粮夏粮已丰收 南旱北涝不会造成粮荒(北国网)
“立秋”已过,还有1个多月秋粮即将大面积收获。近日,我国南方遭遇罕见高温干旱、北方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灾情,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如何?
7月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少雨天气。截至16日,南方13省区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成灾面积超过5000万亩,是当地近10年同期受旱最重的一年。
此外,入汛以来,东北、华北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3-5成,三江平原和华北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东北地区受涝面积超过1000万亩,华北部分地区也出现内涝。特别是上周末东北部分地区的强降雨,使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淹,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全年粮食生产的三季,夏粮、早稻已丰收到手,夏粮增产39亿斤,早稻预计增产15亿斤。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0%以上的秋粮虽然遭遇南旱北涝,但夺取丰收依然有许多有利条件。
首先,秋粮面积是增加的。预计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水稻面积增加较多。此外,政策扶持是有力的。灾害影响是局部的。“只要我们把秋粮科技抗灾措施落实到位,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有基础、有希望。”余欣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