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冬季开始,东北雨雪天气频繁,新季度玉米播种后,也主要以降雨天气为主。了解玉米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后,下面就结合今年天气情况来分析其对玉米整个生长过程的影响利弊。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不同阶段玉米对环境的要求:
今春播种前环境条件:2012年冬季多雪,入春后大面积积雪融化,土壤湿度过大,引发东北大规模内涝,因机械无法下田耕种、土壤解冻速度慢、地温较低,受此影响,玉米正常播种工作明显滞后,较去年同期偏晚5-20天左右。其中,黑龙江东部地区和北部农场受影响较大,多于5月中旬后才勉强下种,东部部分地区甚至在5月底或6月初才开始耕种,面积不占少数。
起初认为播种期延后或打乱整个东北玉米的生长周期,进而影响全年玉米产量,但这一切的猜想和变数发生的可能,都掌握在另一个主要因素手中,就是——天气。但结合今年东北实际情况来看,多地天气适宜,除黑龙江部分地区遭遇洪灾威胁产量外,其他地区暂未出现重大灾害,玉米整体长势良好。下面就简单介绍下玉米各生长阶段的天气情况。
首先从播种期开始,虽然今年播种日期较去年明显延后,但出苗率要较过去几年偏高,主要因春季东北农田土壤湿度大,播种后土墒良好,没有干旱现象发生,有利于种子萌发,为防止粉籽现象的发生,土壤湿度过大的农田多被采取浅播,有效防止了烂籽现象的出现。总体来看,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出苗率提升的主要有利因素。
进入苗期后,辽宁能和吉林部分地区开始减少,土壤湿度下降,十年九旱的辽西出现轻微旱情,而土墒的下降有利于蹲苗和其根系的下探。但也有地区出现小范围内涝,不利于“扎根”,根系较浅不利于后期抗旱和抗倒伏,为最终产量埋下问号。但总体来看该阶段玉米整体长势良好,若不发生大范围干旱和强风侵袭,不会影响后期产量。
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拔节期都进入对水分需求的关键期,进入7月份以来,东北地区降雨频繁,土壤墒情良好,且降雨后便迎来高温天气,有利于玉米拔节生长,并对前期偏低的积温进行了一定补足,长进度加快,生长期不足造成减产的可能性下降。
玉米扬花授粉期不易遇干旱和和强风、强降雨天气。在此阶段,田间湿度适宜,有利于抽丝和增强花粉活力,虽然降雨天气不断,但并未出现极端天气,整个授粉活动正常。
进入灌浆期以后,从7月份开始的多雨天气令东北多数地区土壤湿度增加,有利于玉米灌浆,但部分地区也因持续不断的降雨出现了严重内涝(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受灾区农户多采取浅播,因此玉米根系较浅,土壤湿度大不利于根部呼吸和营养传送,或威胁后期产量。此外,黑龙江播种期较晚地区积温本就尚未追平,有生长期延后的可能,常降雨天气下,持续的低温寡照导致积温不足,生长期或继续延后,若遇早霜极易构成减产。
这里需要重点提及正在遭受洪灾侵袭的北大仓——黑龙江。黑龙江省自6月份入汛以来,强降雨频发,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受持续降雨和尼尔基水库、丰满水库、俄罗斯结雅水库、布列亚水库泄洪影响,嫩江上游江段出现30年一遇大洪水,黑龙江出现较大洪水,松花江肇源段和通河段超警戒水位,3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和大洪水。截止至8月14日黑龙江省民政厅获悉透露,洪水已经造成全省241.8万公顷农田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61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