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由于华北玉米涨幅大于东北玉米,东北与华北玉米销区到站价的价差逐步缩小,四川等南方销区饲料企业对东北玉米采购增加。未来随着华北粮源消化,价差还将进一步缩小,东北玉米将成为市场供应主体。
7月份开始,东北与华北玉米销区到站价之间价差逐步缩小。4~5月期间长春玉米到四川成都到站价较河北玉米到站价溢价约110元/吨,6月价差进一步缩小,至7月中旬价差缩小至30元/吨,预计7月末或8月上旬将基本实现平价或折价。
价差缩小致东北玉米外运增加
导致价差缩小的主要原因是7月华北玉米涨幅超过东北。7月以来,山东和河北深加工企业大体以涨为主,阶段性小幅回调,另外,河南、河北等地基层农户粮源渐少,是除终端提价外支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东北产区价格大体平稳,仅受成本支撑和优质玉米偏少等因素影响而小幅上涨,南北方港口库存仍高于正常水平,降幅有限,北方港口贸易商停收,提价动力不足,产区贸易商出库意愿增加。
价差缩小导致销区饲料企业增加东北玉米采购量,尤其是东北优质玉米采购量。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支撑东北玉米外运增加。
首先,西北玉米外流销区数量减少。山西等地玉米因为具有价格优势,长期挤占东北和华北玉米市场份额,6月下旬至7月,山西余粮亦逐渐下降,且余粮质量偏差,四川等销区市场开始大量采购东北和华北优质玉米。
第二,饲料企业意识到优质玉米短缺问题。当前市场上霉变能控制在3%以内的东北优质玉米占比偏低,即将进入8月份的饲养业需求旺季,饲料企业对优质玉米存在刚性需求,由此也拉动华北优质玉米价格。目前,东北容重在700g/L以上的优质玉米销区到站价在2620元/吨以上,而河北同等级玉米到站价基本与此持平或略低。第三,小麦替代同比降低,饲料企业采购玉米。6月下旬以来,新麦价格高位平稳,近期部分地区优质新麦价格继续上涨,当前三等以上新麦到四川价格高于玉米,多数饲料企业今年仅采购少量新麦用于饲料,增加了玉米需求,少数企业采购河南、安徽等地芽麦和萌动麦用于饲料生产。总体来看,今年小麦替代低于去年同期。
预计未来价差将进一步缩小
随着华北、西北基层粮源消耗,8月份养殖业消费转好之后,山东和南方销区等地将继续提价,而东北贸易商库存意愿增加将抑制价格涨幅。预计未来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价差将进一步缩小,吸引更多东北玉米外流。
回顾东北和华北历史价差走势,以吉林玉米出库价加上铁路或汽车运费计算到山东成本,与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对比发现,2005/2006、2008/2009、2009/2010以及2010/2011市场年度自7月下旬开始东北至华北逐步顺价,最高时价差达到200元/吨,平均价差在100~150元/吨范围内,顺价可一直持续至9月中旬前后,即华北新玉米上市前夕。
从今年东北和华北基本面情况来看,8月以后很可能重复以前年度规律,因为今年贸易商十分看好小麦后市,加之对后期临储拍卖对价格或造成打压的担心,当前华北市场仍在持续着“出玉米、收小麦”这一购销活动,不少贸易商已经基本出清玉米库存,而粮库也开始向市场投放玉米,导致贸易商和粮库库存与去年同期相比偏低,为后期涨价埋下伏笔。
东北玉米抑制因素有望改善
南方销区在7月之前始终有多元供应主体,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甘肃,乃至从缅甸走私进来的玉米,都比东北玉米有价格优势,直到这些地区余粮接近尾声,方可吸引东北玉米大量外流。
目前,畜禽和酒精消费尚处于淡季,高温多雨天气不便于玉米运输保管,6月才开始的仔猪补栏暂亦未带动大量饲料消费,这些因素阶段性抑制了东北玉米消费,而这些问题将在8月有所改善,尤其是8月中旬后学校开学、气温下降以及“双节”前消费,都将为畜禽消费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