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优质优价特征已经显露无疑,预计伴随着北方港口玉米库存进入下降周期,而国储粮源中优质粮源比例有限,其与低质粮源间的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
7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延续上升趋势,尤其是优质玉米。同时,东北、华北产区降水偏高不仅导致个别地区出现积水,还不利于农户保管,导致局部地区玉米霉变和水分增加,河北等地玉米收购暂时受阻。更引人关注的是,其间中储粮出手大量采购美国远月船期进口玉米,对国内远期市场形成压力。
南方港口优质玉米价格拉升
当前,东北优质玉米价格继续上扬,华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势放缓,但河北等部分地区因降水收购不易。同时,东北局部地区玉米价格较6月底累计提价40~50元/吨的效应逐步辐射至南方各个销区。
从玉米品质来看,预计夏季国内玉米市场优质优价的特征会越发明显。不过,低品质玉米价格可能继续承压,毕竟进口玉米轮出、芽麦使用以及后期国储玉米轮出,且这些玉米品质大多不符合饲料企业对于优质玉米的要求。
另据了解,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市场已经进入消耗前期库存的阶段,贸易商港口接货的情况极为少见。不过,由于从产区调运优质玉米数量已十分有限,贸易商储备优质玉米成本逐月攀升,南方优质玉米价格涨势刚刚启动。因此,多数贸易商期待优质粮源价格进一步上涨以后出货,前期优质玉米南运数量有限,导致南方港口价格上涨。
截至目前,广东港口优质玉米二等散粮码头报价2490~2510元/吨(14.5%水分,霉变2%以内),一等散粮2500~2520元/吨 ;黑龙江粮2350~2370元/吨,集装箱玉米2530~2540元/吨(一等粮,1%霉变),较上周上涨10~20元/吨。
东北临储玉米跨省移库启动
7月份,由于东北临储玉米跨省移库启动,南方部分地区国储库正陆续启动玉米轮出计划,包括一些进口玉米。目前来看,进口玉米轮出对南方销区优质玉米价格的冲击力度有限。
以湖南长沙为例,6月当地进口玉米出库价格仅2400元/吨,同比下跌100元/吨,霉变接近3%,且粉尘较大,难以进入猪料中使用,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两广等地。此外,去年美国干旱导致进口玉米黄曲霉素较高,也不利于作为优质粮源使用。
我国远期玉米价格压力增加
近段时间,国储开始大量买入美国远月船期进口玉米,数量在140万吨左右,船期在今年11月至明年2月,CNF价格在275美元/吨附近。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买入美国远月船期玉米70~71船,共计420万吨以上。此前船期大多集中在今年9~12月份。其中,私营企业购买玉米数量在170万吨左右,剩余配额不足一半。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这些船货集中在今年四季度到货,后期到货压力不言而喻。同时,在今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创下1936年以来纪录的大背景下,中国国储拉开进口大幕之后,仍有可能继续购买廉价美国玉米,远期玉米价格压力增加。
综合分析,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优质优价特征已经显露无疑,预计伴随着北方港口玉米库存进入下降周期,而国储粮源中优质粮源比例有限,其与低质粮源间的价差有望进一步拉大。此外,我国是否会继续购买美国进口玉米,还需关注7月份,尤其是7月下旬的美国干旱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