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高的粮食进口量让粮食业内人士愈加敏感。今年伊始,多位国家政策研究部门和粮食系统人士公开表示,中国粮食作物(稻米、小麦和玉米)的自给率已经降到90%以下,而此前95%的自给率一直被视为中国粮食安全的界线。
“5月31日进口小麦的到岸完税价格比国产小麦低126元。”“进口大米价格太低,导致我们加工国产大米的完全是在赔钱。”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价格低是进口的一大诱因。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进口大米的低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国产粮食而言的,由于受到托市收储政策和最低价收购政策的双重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刺激了国外粮食的流入。导致粮食进口激增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自2004年开始实行的托市收储政策对促使国内粮价抬升、刺激进口有直接关系。
内外差价导致进口激增
“从越南进口的大米到广东港的价格是1.5元左右一斤,江西的米价是1.7元一斤。”江西家和米业总经理黄和平称,如果收购的国内稻谷加工,应该卖到2.1元才有赚头,而进口大米直接拉低了国内市场的米价,“加工企业都在亏本经营。”
黄和平表示,进口米虽然口感不如国内的好,但一些粮食企业通常将进口米和国产米搀兑到一起售卖,“一袋比纯国产米的利润要多几十元。”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大米数量突破了231万吨,同比增加347.7%。中华粮网分析师张露表示,若要加上云南、广西边境地区流入的数量,进口量估计已经超过300万吨。“企业的掺兑比例大致有1∶10、1∶5和3∶10,进口米的低价效应也相应地放大3-10倍,影响到市场上700万-2000万吨的籼米价格。”张露介绍,5月22日,湖南本地普通中晚籼米批发价在3800元/吨,掺兑比例10%的中晚籼米批发价在3700元/吨。
小麦的状况也类似。“5月31日交割的7月到港的进口小麦到港价格比国产普通小麦要便宜126元(每吨)。”中华粮网分析师焦善伟介绍,小麦的进口量大增原因一是进口小麦价格便宜,二是品质整齐标准。海关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小麦进口增长了195%。
据了解,一些面粉加工厂为了满足某些面食的特定需求,比如做面包,会进行配麦,也就是把不同种类、品质的小麦掺在一起加工,以改善面粉的特性。
另外据海关统计,中国2012年玉米进口增长197%,至520万吨。
收储政策被指抬高价格
国内外明显的价差,让很多人将矛头指向国家的收购政策。
以稻谷为例,政府连续提高最低收购价格。2008-2013年,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格从0.77元/斤一路攀升至1.32元/斤;粳稻同期的最低收购价格也从0.82元/斤升至1.5元/斤。早籼稻2013年的最低收购价比2008年提升71.4%,粳稻2013年最低收购价比2008年增加82.9%。而同期国外大米价格走势一直比较平稳,且价格一直在国内价格下方运行。
“现在的托市收储政策是2004年开始实行的,是为了调整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的临时政策,当时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随着实施的时间越来越长,也需要相应地做一些改变。这个政策需要完善。”焦善伟称,泰国也实行收储政策,结果导致国内米价高抬,出口也很难。
而这个本来旨在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并没有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这种补贴是按承包地“账面”补贴,一些实际租种流转耕地的农民拿不到补贴。因为种地收入低,离开田地的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多,使得“谁来种田”成为中国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微博]一直呼吁改变补贴方式,他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已经到了调整的重要关口。“在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和政府托市调控政策支撑下,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若今后国内粮价涨得过高,将使国内粮食市场面临巨大的进口压力。粮价政策性上升空间受加入WTO承诺的约束。测算表明,目前我国粮油产品的价格支持,除水稻、小麦、玉米还有一定空间外,其他已经逼近WTO微量允许上限。”
程国强表示,需要重构基于市场导向的种粮利益保护机制。他认为差价补贴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即政府预先确定粮食的目标价格,农民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销售。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两者之间的差价给予农民补贴;若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该政策。
危机隐现
5月21日,国家粮食局一位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国内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已经有限,若要同时解决质量和数量两个目标,方式之一是吸收海外农业资源,因此,长期来看,中国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还会继续增加。
事实上,早在4月发布2013年《农村绿皮书》时,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郭玮就表示,201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480多亿美元,粮食的进口首次突破了7000万吨,粮食自给率降到90%以下,突破了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自给率95%”国家粮食安全目标。
在前述三位的表述中,都将大豆计算入粮食作物中。而去年农业部声称的“自给率仍在95%以上”,则只计算了三大主粮:稻米、小麦和玉米,这三者的自给率高达97.6%。而大豆自给率降到18%,整个中国粮食自给率去年降到88.4%。
“我国粮食安全的界线,应当是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95公斤。”人均拥有多少粮食才算安全?在中国,这个数字是随着时代变化的。
“每过十年,国家都会对粮食需求作出权威预测。在过去的30多年中,每次预测都是适当的调低需求水平。这种调低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的,我认为395公斤的目标是符合实际的。”郭玮表示,对395公斤的预测,不仅考虑了人们最基本的吃饭需求,还考虑了吃得好一些的要求,还适当的考虑了工业用粮等的需求。
而95%这个数字就来源于1996年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解决中国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中国努力促进国内粮食生产,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外需总量不超过国际需求的5%。”郭玮解释。 “按照人均消费389公斤-395公斤计算,全国粮食基本消费量是10453亿-10697亿斤,按照95%计算就是9930亿-10166亿斤,只要目前保持粮食一万亿斤以上粮食就是安全的。”现在人均粮食消费或者人均粮食占有是435公斤,高于基本消费需求。
“这几年粮食消费的增长超出了规划纲要的预测,主要是对工业用粮需求增长的估计不够。”郭玮称,粮食消费中工业用粮估计在两千亿斤,酒这几年增长得很快,耗粮在三千万吨。很多以粮食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出口也增加得非常快。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认为,未来10年,预计我国肉类、植物油、糖,乳品的消费要增长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对粮食作物的需求,使得现在至少缺口6亿亩耕地。因此粮食作物将逐渐呈现全面进口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