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夏粮收获不到20天时间,随着新小麦上市日期的临近,市场又进入一个敏感的时间窗口。
市场对新麦生产关注度提高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中后期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病害发生面积将达到3200万公顷,虫害面积则超过3500万公顷。当前至5月底,小麦主产区病虫害仍为流行和危害盛期。
上年由于主产区部分地区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严重发生,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均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江苏、安徽、河南南部表现更为明显。
从新麦生产来看,目前冬小麦的长势仍属正常,未面临明显威胁。近日农业部农情生产形势通报今年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主产区小麦苗情为近5年同期最好的一年。有关小麦专家认为,目前主产区正处于拔节至孕穗阶段,南部小麦已经开始灌浆,先前普遍关心的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并没有大面积发生。总体上看,今年的夏粮丰收有基础、有希望,但也有困难、有风险。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5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3/2014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21亿吨,2012/2013年度中国小麦产量预估为1.206亿吨。
预计今夏收购将会更加多元
2012年国家在6个主产省均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且收购数量较大,导致市场流通量偏少,第四季度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涨势一直延续到2013年1月上旬。笔者预计,今年夏收各市场主体尤其制粉企业会吸取上年教训,收购的参与度将会提高,整体市场收购渠道会更加多元。
对于收储企业而言,由于收储、贷款本息等费用都由国家承担,粮库只要收上来粮食,就能有盈利。虽然只是微利,但解决了粮库职工的吃饭问题。可以预计,托市预案一旦启动,收储企业会积极参与到收购之中。
对于制粉企业而言,2011年部分制粉企业夏收抢购新粮,加上利息、储存、保管等费用,成本过高,基本没有什么利润。2012年加工企业收购相对谨慎,收购库存不高。但随着集中收购的结束,大部分粮源进入临储,小麦市场流通粮源紧张,市场价格一涨再涨。估计今年制粉企业将会吸取上年教训,加之新麦成本较之陈麦要低,他们会积极入市收购部分粮源。
对于饲料企业而言,上年夏收期间受小麦、玉米价格明显倒挂的影响,饲料企业对小麦收购较为积极。
为争夺粮源,有的饲料企业小麦收购价格甚至超过制粉企业。有市场人士指出,2012年8月份以来小麦价格快速上涨,饲料企业被指为最主要的价格推手。
目前,华北黄淮地区小麦价格仍普遍比玉米高200~220元/吨,小麦替代玉米基本没有优势。但近期国家政策利多玉米价格,市场开始出现反弹。如果后市玉米价格走高,而小麦价格因夏粮上市承压下跌,市场一旦进入可替代范围,估计饲料企业仍会积极入市收购小麦。对于贸易企业及市场经纪人而言,由于其经营便利,粮食转手较快,他们会主要参照或略低于粮库、面粉厂的价格随行就市收购。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外资企业及其他大型粮食企业利用资金优势,加快在小麦产区布局,采取多种灵活方式积极掌握粮源,使得粮食收购市场竞争激烈,今年夏收小麦市场是否出现此类情况,市场仍应予以关注。
政策仍是影响市场关键因素
近段时间以来,受供给充足、需求转淡的影响,主产区小麦价格稳中趋弱,但当前小麦价格整体仍处较高水平。目前主产区面粉厂小麦收购价为2360~2700元/吨,与2013年最低收购价2240元/吨相比,要高120~360元/吨。
2011年国家在主产区没有启动小麦托市收购,2102年预案的启动是在分区域、分阶段中展开。今年小麦夏收能否启动托市收购,当前市场猜测不一。
有关专业人士表示,从当前陈麦市场价格来看,如果后市行情变化不大,新麦价格将基本处于托市收购价格区间之外,主产区6省全部启动托市政策的机率很小。但分区域来看,考虑到2012年托市收购量不大,且成交较多,国家掌握粮源相对较少,结合安徽、江苏、湖北3省的行情,此3省启动托市的机率相对较大。
去年夏收前夕,市场对能否启动收购预案猜测各异,但后来托市范围及收购数量亦多少出乎市场的预期,托市收购政策成为影响夏收市场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按照惯例,国家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将会在5月下旬出台,今年预案能否启动及启动的范围大小,将取决于后期小麦市场的行情变化和新麦收购初期市场的博弈程度。
■相关分析
苏皖小麦:今年仍是政策市区域购销有差异
□本报特约分析师张春良
预计今年夏收各市场主体的参与度将会提高,整体市场收购渠道会更加多元。今年托市预案能否启动及启动的范围大小,将取决于后期小麦市场的行情变化和新麦收购初期市场的博弈程度。预计今年苏皖地区夏收期间购销主体心理博弈仍将较为激烈,但市场格局较上年有所不同,区域间的购销将有所分化,预计麦价或先抑后扬。
夏粮收购成为近期各粮食企业的工作重心,新麦生长及银行信贷政策情况备受市场主体关注。目前苏皖地区,尤其是江苏粮源供需偏紧,新季小麦产量及质量对后期区域性供需格局影响较大。
拉动需求的“两驾马车”乏力
进入5月,主产区冬小麦由南向北逐步抽穗扬花,目前已步入决定小麦粒多粒重的关键时期。目前苏皖地区小麦市场粮源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粮库、贸易商等售粮主体库存主要以2012年临储小麦为主。截至5月上旬,江苏面粉加工企业普通小麦收购价2460~2520元/吨,普通红小麦出库价2440~2520元/吨;安徽普通小麦收购价2400~2480元/吨。因小麦较玉米替代成本优势消失,导致饲用小麦消费需求下降明显;制粉需求因产业转移及季节性消费淡季较为疲软,拉动小麦需求的“两驾马车”乏力。与此同时,性价比优势明显的进口小麦对国产小麦产生“量价”冲击。受此影响,苏皖小麦南下流通量明显下降,当前江苏产普通白小麦广州地区到港价2580元/吨,江苏产普通红小麦厦门地区到港价2600元/吨。
当前,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处于“总体宽松、局部偏紧”与“阶段性宽松与偏紧”并存的格局。其中,江苏因市场流通粮源数量及临储小麦库存量均处于低位,供需格局偏紧;安徽因临储小麦库存量相对处于高位,其供需格局相对宽松。
目前小麦市场供给主要来源于三种渠道:市场流通粮源、进口小麦及临储小麦。其中,临储小麦为粮源供给的主渠道,其持续投放对市场起到明显的稳压器作用。截至5月上旬,国家临储小麦(含2009年及以前产、2010年产以及2012年产)剩余库存量为1900万~2100万吨,其中2012年产临储小麦约1432万吨,分布情况:江苏33.9183万吨,安徽191.2915万吨,湖北63.4636万吨,山东105.5464万吨,河北57.0324万吨;河南981万吨(尚未投放)。
国际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使其较国产小麦的性价比优势明显,刺激国内市场加大进口小麦力度。2012年国内累计进口小麦368.86万吨,较2011年大幅增加243.98万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5月小麦供需报告,预计中国2013/2014年度小麦进口量为350万吨。
今年,因小麦较玉米替代成本优势消失,导致饲用小麦消费需求明显减少,临储小麦采购成本与市场粮源价格基本接轨;终端采购需求缺乏亮点,进而难以对流通市场产生挤压。
近年来,饲用小麦消费需求数量快速增长,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达到1350万吨、2300万吨、2500万~2800万吨。饲用替代优势的消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2013年饲用小麦需求量。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小麦加工行业逐步实现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主销区向主产区、沿海向内地的战略性转移,粮食主产区成为面粉加工行业的主战场,尤以黄淮海小麦产区最为明显。近年来,行业内部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消费需求的增长缓慢,制约面粉市场价格的上涨空间。小麦与面粉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同运行机制,导致价格的传导失效,面粉加工企业面临上游原粮采购成本高企、下游小麦加工制成品提价滞后甚至无法同步跟进的两头挤压尴尬局面,“麦强面弱”格局频现,面粉价格更多的是源于原粮采购成本上涨而被迫提价。面粉需求增长缓慢与面粉行业产能迅猛扩张所引发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购销主体心理博弈仍较激烈
因新季小麦上市仍需经历两个月后熟期尚能大量加工使用,未来2~3个月,临储小麦仍将是国内粮源供给的主渠道,因江苏市场流通粮源及临储小麦剩余量较低,将促使面粉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到夏收过程中,采购新季小麦补充库存。
结合2012年苏皖地区夏粮收购情况,今年夏粮收购期间购销主体心理博弈仍将较为激烈,但因市场格局与上年有所不同,其更多地表现为购销双方的心理分歧加大:麦价高位运行,市场经营风险明显加大,导致市场主体收购谨慎心态增强;政策提价抬高麦价底部重心的同时,小麦生产成本刚性增长以及农户种粮机会成本增加,也抬高其售粮心理价格预期。
收购行情将呈现阶段性,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将交错出现。收购前期或因市场主体谨慎观望心态较浓,市场呈现买方格局,饲料加工企业今年的采购力度较上年明显弱化,也将加剧这一局面。但随着收购“量价”变化以及收购形势的逐步明了,市场主体的收购积极性将提高,卖方市场渐成,推动收购市场“量价”走高。区域间供需格局不一将加大这一变化。
整体来看,预计今年苏皖地区小麦收购价格或将呈现“先弱势运行、后逐步走高、最后高位持稳”的格局,江苏南部、中部地区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的可能性不大,江苏北部以及安徽托市收购预案可能启动,其收购量或将因供需格局较上年同期偏紧而明显下降。
建议粮库、粮食贸易商坚持托市收购与自营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可在前期市场不明朗、价格弱势运行的情况下,抓住收购机会。建议后期密切关注:农发行的信贷政策、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以及临储拍卖政策;新季小麦的最终生长情况;收购主体的动态,尤其是粮食储备企业以及面粉加工企业;购销主体之间的心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