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偏多,气温持续偏低。监测显示,2月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降水量分别为正常值的583%、212%、151%和258%;平均气温分别比正常值低4.8摄氏度、4.4摄氏度、3.6摄氏度和2.3摄氏度。
3月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降水量分别为正常值的135%、161%、185%和162%;平均气温分别比正常值低3.5摄氏度、4.5摄氏度、2.1摄氏度和2.0摄氏度。
4月份截至4月9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降水量分别为正常值的257%、55%、213%和341%;平均气温分别比正常值低5.0摄氏度、3.7摄氏度、4.7摄氏度和5.1摄氏度。
东北地区土壤持续过湿和低温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玉米春播推迟,播种进度偏慢。截至4月9日,东北4省区旱地水分饱和过湿面积1.43亿亩,其中明水面积3300多万亩。农机无法下地,部分地区田地间积雪也未全部融化,春耕整地和播种难度较大,播种推迟已成定局,至少推迟10天以上。
其次是玉米质量有下降的风险。由于播种推迟,玉米收成推迟将使玉米更容易受早霜侵袭,造成品质下降。
再次是东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农户反映,由于播种时间推迟,部分农户倾向于选择播种成熟期相对较短的大豆品种,大豆的种植面积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将缩小。此外,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子的销售情况明显好于玉米种子,也印证了农户倾向于种植大豆。
最后,玉米生产成本增加。农业部数据显示,由于田间积雪厚、渍涝重,1.43亿亩春涝地块整地时需增加1~2道作业工序,每亩增加费用50元左右。综合来看,东北新季玉米面临产量减少、质量下降及生产成本提高的风险,可能对后期玉米价格构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