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食和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受其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影响。未来较长时期,国际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将呈高位震荡,为我国通胀的长期化提供了土壤,同时也为通胀向国内输入埋下了隐患。对此,我们必须提早防范,积极应对,为经济增长化解风险。
影响粮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1、以粮食和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商品属性,即供需状况决定毛利润空间从而影响商品价格。其中需求主要受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但气候、地缘政治的影响可以在短期造成供给端的激烈动荡。
其次是金融属性,一是全球的流动性规模的影响,二是由风险偏好情绪所驱动的资金在大类资产间的流动。商品和金融这两大属性背后的核心驱动力均是全球经济的基本面情况。
2、商品属性特征:供给不足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需求不足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全球经济基本面对两大因素的影响方向有所不同,从而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产生不同效用的影响。从商品属性渠道来看,供求关系起了主要的作用。
(1)大宗商品的供给不足,会导致价格的上涨。决定大宗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气候变化主要影响粮食等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因素的大宗商品的供给。而地缘政治则主要影响原油等资源高度集中在某些政治局势敏感地区的大宗商品的供给。
(2)大宗商品的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的下跌。需求的变化主要受到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当经济条件恶化时,需求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作为工业的主要上游产品,其价格波动受到基本工业运行的约束,当价格下跌到一度幅度后,需求价格曲线将逐渐变得缺乏弹性。
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大部分情况下为刚性需求。由于粮食生产主要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因此即使在经济条件恶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大量减少粮食消费需求。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这使得粮食供求以外的其他因素将会对粮食价格带来很大的影响。
3、金融属性特征:经济低迷下的流动性释放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资本市场伺机而动加剧价格波动
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基本面难以好转,这迫使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不得不在货币政策上寻求解决途径。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M为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总产出),在货币流通速度较为稳定的前提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会提高价格水平和增加总产出。当总产出增加效果不显著时,将会带来价格水平的较大幅度上升。因此,流动性的释放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在内的整体价格水平的上升。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影响美元汇率,由于大宗商品大多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意味着商品价格的上涨。投资者出于避险和获利考虑,将美元换成准金融货币性质的大宗商品,这导致大宗商品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高了其价格。
另外,由于粮食等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与美元汇率的关联度较高。当美元贬值时,商品期货市场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便会上涨。
投机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流动性增强使得资本市场的资金变得充裕,特别实在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资金便大量涌入资本市场,投机活动也变得更加盛行。加之金融衍生工具的放大作用,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就变得更加剧烈。
金融属性的加强使得量化宽松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愈加显著
量化宽松(QE)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美联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始于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支持房地美,房利美,直接购买债务,在未来六个月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第二轮宽松政策(QE2)始于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新一轮的宽松政策到2011年6月底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量化宽松政策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美元贬值,从美元指数来看,2008年11月25日广义名义美元指数为109.7526,在宣布QE1后,经过了短期的上扬,于2008年12月5日达到112.3201的阶段高点后,开始大幅跳水,6个月之后跌至104.8964,跌幅达到6.7%,而下跌态势直到2009年底才得以遏制。同样,在2010年QE2公布的一个月内,美元指数开始从11月3日的98.3908涨至100.9982,此后开始大幅下挫,半年之后跌至94.8939,较11月3日下跌3.6%。
量化宽松政策在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的同时却使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货币政策会对大宗商品的真实价格造成影响,因为其价格具有灵活变动性,而工业产品价格具有黏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实际利率的下降,从而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会超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超调。
QE1政策实施期,CRB现货价格指数从317.84飙升到355.80,期货价格指数从356.09上涨至404.42,涨幅分别达到11.9%和13.6%,是美元指数降幅的2倍左右。QE2政策实施期,CRB现货价格指数从494.36飙升到550.30,期货价格指数从570.27上涨至632.23,涨幅分别达到11.3%和10.9%。
可以说,QE3的出台必然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又一轮大涨。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相似的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将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持续。
农产品的能源属性加强,国际大宗商品间的价格联动效应增强
能源、资源和农产品之间存在价格联动机制。近年来,农产品金融属性不断加强的同时,其能源属性也在不断加强。国际大宗商品间,特别是农产品和原油价格间的价格联动效应逐渐显现。
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往往能够带动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涨价,而且还会带动生物能源的需求扩大,特别是抬高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另外,能源价格上涨也会逐渐拉升其他商品价格,包括金属、粮食等商品价格。
实证研究表明,1999年之前,能源是导致粮价波动的原因,但在2000-2010年两者发生转向。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2000年之前粮食主要作为消费品,能源价格上涨引致的粮食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上升将拉升粮价上涨;但2000年后,随着粮食能源属性的增强以及生物能源发展,粮价借助预期等因素开始影响能源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
在过去10年中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数量已经从国内产量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近40%。受此影响,美国玉米库存量及出口量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玉米库销比已跌至30年来新低,约7.8%,不足此前的一半。美国玉米出口量约占全球玉米出口总量的55%,粮食的能源消费需求的扩张是新一个潜在助涨农产品价格的因素。
从主要农产品与原油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来看,2000年以来,大豆、玉米、小麦的走势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从相关系数分析可知国际粮价与以原油价格代表的能源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7。
农产品和原油价格波动呈现强烈的同步性,并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上涨态势。在2000年-2003年,农产品和原油价格波动较为稳定,2004年以后,先是大豆价格的一轮上涨,紧接着便是原油价格的上升,农产品和原油价格开始摆脱原有区间,向上跃入新的价格平台。而2007年开始更是一路飙升,直到次贷危机爆发。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但却并未影响农产品和原油价格的又一轮攀升。农产品和原油价格相互影响,彼此牵引,当前价格水平已逐渐逼近危机前的最高水平,这显然背离了基本面的整体走势。
展望后市,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将呈现高位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高位运行,为通胀的长期化提供了土壤,同时也为通胀向国内的输入埋下了隐患,我们必须提早防范,积极应对,为国内经济增长疏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