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国际大宗商品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粮价先弱后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10-19  

  影响后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美联储实行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走低,将推高包括机械原材料在内的国际国内商品价格。

  N型走势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现N型走势,“涨—跌—涨”,基本上还处于2011年年底的高位波动状态。今年前3个月,欧美国家连续出台经济维稳措施,市场信心明显恢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有所反弹,但此后发达国家复苏仍不及预期,发展中国家经济数据大幅下滑,国际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最近,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市场价格明显反弹。

  国际粮价先弱后强

  今年前6个月,国际市场玉米、小麦价格总体呈小幅震荡下行走势,自7月份开始,美国中西部、黑海地区出现持续干旱气候,国际机构连续下调2012/13年度美国玉米及俄罗斯小麦产量预期,推动玉米价格涨至历史新高,小麦价格接近历史高点,其中7月份玉米、小麦期货价格环比上升近30%,9月份,玉米价格略有回落,小麦持稳,玉米、小麦仍处于历史较高价位;今年前4个月,泰国市场大米价格波动走低,随后泰国政府推出新的收储政策,大米价格企稳回升,目前价格略低于去年年底。

  具体来看,9月份,美国硬麦FOB价、芝加哥软红冬小麦期货价分别为347美元/吨、322美元/吨,比去年底分别上涨32%、48%;美国玉米现货、芝加哥玉米期货价分别为306美元/吨、301美元/吨,比去年12月上涨38%、30%;泰国大米(含碎25%)出口价格为540美元/吨,比去年12月下跌4.4%。

  国际油价高位波动

  一季度主要受伊朗核问题和海湾其它国家政局不稳的影响,原油价格持续上涨。2月23日纽约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涨至每桶109.77美元,3月13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涨至每桶126.22美元,均为自去年5月以来的新高。2季度原油价格急转直下,6月底纽约、伦敦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跌至每桶84.96美元、97.8美元,比一季度末两市分别下跌17.5%、20.4%,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7~8月,受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北海原油减产和伊朗石油禁运导致对供应的担忧,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墨西哥湾飓风季的来临以及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的预期增强、美元贬值等多重因素推动,国际油价出现明显反弹。8月纽约WTI、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分别为94.2美元、113.1美元,环比分别上涨7.1%、9.8%,同比分别上涨9.1%、2.9%。

  钢材价格震荡下行

  去年3月,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涨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位,此后震荡走低,去年12跌至阶段低位,在经历今年前4月缓慢上涨后,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新一轮下降,目前价格跌至2010年11月以来的低位,铁矿石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9月底,由英国商品研究机构编制、主要反映北美、西欧和亚洲市场的钢材价格指数(CRU,1994=100)降至170点,比5月高点下降10.0%,比年初下降13%,比去年同期下降15%。分品种看,扁平材、长材、不锈钢价格比年初分别下降3.4%、7.8%、17.1%,同比分别下降10.1%、16.1%、15.4%;分地区看,北美、欧洲、亚洲钢材价格比年初分别下降7.1%、5.0%、6.3%,同比分别下降4.9%、6.6%、18.6%。

  铁矿石价格方面,随着国际钢材价格的走低,近两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快速下降。7月铁矿石进口价格降至128美元/吨,比上月下降5.2%。8月铁矿石价格继续下降,由中钢协编制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跌至121.61美元/吨,比今年7月末下跌12.11美元/吨,跌幅为9.1%,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缘何低迷?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且其走势大大低于市场各方的预期,其原因如下:

  一方面,欧债危机比市场预期要严重,尽管今年以来欧洲各方连续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但效果不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欧洲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福利高而实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其复杂程度比预想的要高。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受欧债危机影响高于原先预估,其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出口受到的影响要高于预期。

  今年欧债危机的蔓延和加剧是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困扰,不仅使得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之中,而且经济放缓趋势从发达国家蔓延到新兴发展中国家,进而拖累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步伐,但受地缘政治和旱情的影响,石油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人工、能源成本又不断上升,挤压企业生存空间,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压力,导致市场预期悲观。我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和进口国,我国经济走弱无疑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产生抑制性影响。

  QE3利好逐步释放

  影响后期商品价格包括机械原材料价格的主要因素,是美联储是否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最新的情况来看,美联储9月13日已经公布将实行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规模大致与第一轮相当,约1.44万亿美元,期限可能长达3年,而从前期的经验看,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时,国际大宗商品平均价格(CRB指数)比实行前上涨了18.03%。美联储再次实行注水政策,必然导致美元走低,从而推高包括机械原材料在内的国际国内商品价格。

  从2008年以来的经验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比产需关系更大、更直接。2000年~2002年,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是需求,当时全球经济持续走好,国际商品价格也普遍持续性走高,2008年8月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际市场物价水平大幅下行,半年跌去50%,但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购买房利美、房地美1000亿美元的直接债务,标志着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开始,3年以后政策到期,在2010年11月3号,美联储决定实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这就导致09年到2010年,国际物价水平总体呈现明显的探底回升走势。也就是说,两次量化宽松注水政策,导致国际商品价格累计上涨58%。这轮价格上涨的普遍性、连续性大大超出市场的原有预期。因此,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决定国际商品价格将出现什么样的走势。

  自2011年第四季度至今,为了提振经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陆续加入“宽松队伍”。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在其研究覆盖的33个国家或地区的央行中,有16个已经采取了宽松措施。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宽松政策强化了市场流动性增加的预期。本轮流动性改善虽然规模不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央行的集体救市,但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增强了大宗商品市场的看涨信心。

  此外,也应该看到,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工业品价格产生的利好,流动性更多是从金融属性角度推高价格,大宗商品价格要维持的上升走势仍需基本面供需状况的配合。尤其是短期来看,商品市场的产需关系不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因此短期内价格走势仍有波动。

  国际粮价仍将维持高位。今年以来,南美、东欧及美国中西部地区相继出现严重干旱天气,一些机构连续4、5个月下调了全球粮食产量预估,而最近公布的美国农业部报告继续对2012/13年度全球玉米、大豆、小麦产量做了下调,显示此轮恶劣天气对全球粮食生产的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粮食市场将处于产量下降、产需关系偏紧的状态。根据美国农业部9月13日公布的报告,2012/13年度全球粮食总产量预计为22.36亿吨,比上年度下降3.16%,低于当年需求量4500万吨,玉米、小麦将产不足需,大豆产量仅略高于需求量,粮食期末库存比上年度下降9.5%,库存消费比为18.9%,比上年度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受美国玉米产量下降13.2%影响,全球玉米产量由最早预计的9.5亿吨下调至9月的8.41亿吨,比上年度下降4.06%;期末库存由此前预计的1.5亿吨下调至1.24亿吨,比上年度下降11.21%;玉米市场产需关系由最早预测的产高于需2.7%转为产不足需1564万吨。受巴西和美国干旱气候影响,2011/12年度全球大豆缺口为1737万吨,库存下降24%;2012/1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58亿吨,仅略高于需求量140万吨。小麦市场中,受4月底以来俄罗斯小麦种植区出现严重干旱天气影响,美国农业部已将其产量下调了1400万吨,目前全球小麦产需关系紧张。美国农业部9月报告预计2012/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59亿吨,比上年度减少5.22%,产需缺口2200万吨,期末库存比上年度下降11%至1.77亿吨,为4年来最低水平。此外,目前来看,全球2012/13年度大米生产基本正常,但处于产略低于需的局面。

  原油方面,欧债危机和地缘政治仍是影响今年后期原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今年国际油价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大幅回落后,7、8月价格出现反弹到90美元附近。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供需因素不构成油价大幅波动的主要方面,欧债危机和伊朗问题仍将左右原油市场。欧债危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全球经济复苏的拖累和美元汇率的走强,将对油价带来压力,但是伊朗核问题、叙利亚等中东国家的紧张局势有继续升温的迹象,会给油价上涨提供动力,这两大因素仍是影响后期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

  8月中上旬,国际能源署(IEA)、欧佩克(OPEC)和美国能源信息协会(EIA)相继发布石油市场月度展望报告,国际能源署认为由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幅预测值由7月的3.8%下调至3.6%,因此大幅下调全球今明两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分别下调需求量每日30万桶、40万桶至每日8960万桶、9050万桶。此外,OPEC报告指出今年对该组织的原油需求为平均每日2990万桶,即使在对伊朗的制裁和沙特减产已在上月导致总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也低于其当前的产出,这表明当前原油供需仍显宽松。

  总体来看,除了美国经济仍在缓慢恢复外,欧洲经济陷入困境,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出现明显减速,这一系列因素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球原油需求造成影响,未来的全球原油需求将更具不确定性,但明年能源供需可能面临比今年更为宽松的局面。影响油价下降的因素仍然较多且较为复杂。除美联储推出QE3将对国际油价形成推高作用外,欧债危机仍持续恶化,欧洲央行与欧元区各国政府之间的合作救市计划仍然没有结果,南北苏丹达成和解近期恢复生产可能性增加,以及美国政府可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等因素将对油价形成制约。从宏观经济方面看,美国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经济数据时好时坏,日本经济复苏放缓、欧洲经济持续萎缩,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出现明显放缓态势,这将给油价带来压力。

  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将维持高位震荡,而在随后的冬季油价有可能再次上涨。路透社对全球机构的最新调查显示,2012年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95.9美元、109.5美元。

  钢材和铁矿石价格将在博弈中先降后升,年底前走出反弹行情。目前,既存在抑制铁矿石、钢材价格的因素,也存在推高性因素,目前二者正处于较为激烈的博弈之中,预计这一博弈即将结束,最终钢材和铁矿石价格将走出前期低迷运行而出现反转。在全球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钢材需求下降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钢材产量、企业产能利用率双双下降,预示着需求在短期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最近2个月钢材和铁矿石价格仍会继续呈弱势运行。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6月份全球62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279亿吨,同比下降0.1%。6月份中国大陆粗钢产量为6021万吨,同比增长0.6%。扣除中国产量后,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6769万吨,同比下降0.7%。6月份全球钢厂的产能利用率为80.4%,较去年6月份下降2.5个百分点。

  预计年底前推高钢材价格的因素将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主要是政策因素导致需求的回升。一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执行两个月后,市场预期和实体需求将会上升,这从以往情况看,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都导致钢材价格大幅走高;二是预期11月后期,一些国家将推动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钢材需求将会明显提升,钢材和铁矿石价格将会走出较长的慢牛行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