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市场 » 正文

国际粮价上涨的“蝴蝶效应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7-24  

  近期,因市场担忧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的干旱天气将减少收成,玉米、大豆和豆粕的期货价格连续上升,粮价上涨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和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将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与此同时,我国CPI和PPI都出现了快速的回落,尤其是PPI已经连续4个月进入负增长区间,市场上对通缩风险的担心也逐步抬头,我们对未来农产品(000061)价格走势和通胀走势做了相关判断,供参考。

  主要观点

  1.市场短期关注灾害冲击,减产预期导致粮价强势

  考虑短周期属性时,农产品价格将更多反映天气及主产国出口政策因素(供给方面)。一方面,自然灾害会对粮食产量产生巨大的扰动;另一方面,全球粮食出口产能的过度集中(全球接近75%的玉米出口产能集中在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全球95%的大豆出口产能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使得某些国家、某个品种遭受意外的自然灾害冲击或者出口政策变动时,会通过品种间的“轮植效应”、汇率、预期因素对全球和进口国的粮食价格产生显著的、全面的冲击。

  近期,因市场担忧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将减少收成,玉米、大豆和豆粕期货价格连续上升,玉米期货在过去一个月内上涨28%,近月大豆合约7月9日触及历史高位。7月11日,美国农业部(USDA)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大幅下调美大豆和玉米单产及新作期末库存,且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反映之前产区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市场短期焦点集中于灾害引发减产预期,导致粮价强势。

  2.中期将回归基本面,预计全球农产品价格将回归平稳态势

  粮食价格虽然在短周期波动剧烈,中期将回归基本面,预计全球农产品价格将回归平稳态势。2011年全球粮食价格先扬后抑,2012年初呈3个月连涨之势,二季度粮价回稳,6月下旬以来,玉米和豆类价格暴涨。但是,考虑到1)全球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整体需求依然较弱;2)大豆等粮食作物最终实际产量仍存变数。美国大豆、玉米单产出现下降,但是种植面积高于去年,且USDA7月报告作物种植面积基本维持6月底的预估水平未变,美国大豆的关键生长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大豆主产州的降水、温度、土壤湿度情况将对大豆最终产量起到决定性作用。3)关系到全球粮食安全的两种主要农作物—小麦和大米的供应仍相对充足,虽然受世界范围灾害影响,价格可能有所上涨,但考虑库存调节作用,出现粮食通胀冲击的可能性并不高。

  如果随着美国干旱逐步缓解,2012/2013年度粮食供求关系略微宽松的话,未来农产品价格很难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形,估计以平稳为主,价格窄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风险在于极端天气变化持续影响农作物收成,全球粮食大幅减产)

  3.农产品价格平稳有助全球经济持续复苏

  农产品作为大宗商品价格的一部分,价格一方面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波动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受到自身供求特点的影响,这也体现到影响粮食价格的各种长短期因素中。实际的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将是中长期价格中枢抬升与短周期价格波动的叠加。

  如果农产品价格中期走势平稳,对居民部门的实际消费开支将有正面效应,并且,在通胀持续回落的情形下,全球央行可以获得更多时间和空间维持此前的流动性宽松趋势而不必急于收回,对于全球的持续复苏构成利好。

  4.三季度将是年内通胀低点,关注未来物价企稳回升的可能性

  未来CPI的走势较大程度地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决策,目前物价仍在下行通道中,绝对值较低,不会成为政策实施的掣肘。伴随前期CPI和PPI的连续下行,必然会出现企业盈利下降、经营状况恶化,此时出现对这种“类通缩”现象的担心是正常的,但我们更应当向前看,关注于未来物价的即将见底和见底之后回升的时间和力度,以及这种预期的回升可能对政策空间的挤压。在下半年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的判断下,我们认为三季度物价将见底,四季度平缓回升。

  1)通胀中枢长期趋势性抬升,目前处于周期性因素所主导的回落中

  在结构性要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的约束下,长期物价中枢将是一个逐步抬升的过程,比如,近两年在GDP增速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情况下非食品通胀却高位运行。但是,物价的实际走势则是长期趋势性上涨与周期波动的叠加,目前周期性因素较大,处于经济的周期性回落所导致物价的周期性回落中,但在周期要素平稳之后,须关注结构性要素作用的发挥。

  2)从2001年以来的CPI和PPI的周期历史分析来看,下降周期可能接近尾声

  2001年以来的四次CPI从顶部回落周期,持续11-13个月不等,本轮CPI回落,自去年8月份的6.5%开始,已经持续回落11个月至2.2%,幅度和时间类似于04-05年的那一轮CPI下降周期。从历史比较来看,本轮下降周期接近完成,三季度可能进入部,四季度缓慢回升(经济恢复力度较弱,需求不振的话,物价可能出现底部反复震荡)。

  一般来说,PPI的回落周期较CPI略长一些,波动也较大。此轮PPI的大幅回落叠加了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已经从去年8月份的高点(7.3%)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在目前原油、煤炭等工业品价格已经出现底部企稳迹象情况下,我们认为三季度PPI也将逐步到达同比底部,未来同比增速虽然较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负区间,但是环比将逐步改善,环比数值可能在三季度末以及四季度转正。

  3)我们判断短期物价继续下降,三季度是年内低点,关注四季度物价企稳回升

  近期大宗商品(包括粮价)的上行对国内通胀的传导仍需一个季度左右,而国内外的需求复苏也是较弱,短期国内通胀压力不高。从食品看,夏粮“九连丰”,粮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生猪和母猪存栏充足,“猪周期”还在回落过程;从非食品看,受内、外需不振和企业去库存影响,消费品价格将继续回落,服务品涨幅也受限。预计三季度通胀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政策放松仍有空间。

  从目前具体的CPI同比数值来看,7月份CPI或将下降至1.6%左右的区间,从基数和季节性来看,7月份将是CPI的全年低点。季度上来看,三季度将是CPI的年内低点,季度CPI在1.8%左右的区间。

  从PPI上来看,我们判断7月PPI将进一步回落至-2.5%,但未来降幅将收窄,PPI的年内低点也将出现在三季度,季度PPI在-2%—-3%区间。

  四季度则需关注季节性涨价因素上行导致食品项CPI上升,以及全球货币政策同步宽松以及经济温和复苏致使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三季度物价将见底,四季度平缓回升,此种情形下,我们担心的不应是通缩风险,而是未来物价见底之后回升的时间和力度,以及这种预期的回升可能对政策空间的挤压。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