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1日消息:加拿大统计局周四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加拿大农场的平均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农场数量却创下了历史新低。对于这种变化,大农场主表示欢迎,但是小规模的农场主心存不满。
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1年加拿大农场的平均规模为778英亩(315公顷),比2006年提高了7%。
目前加拿大农业行业正在面临数十年来最大的变局。一方面,加拿大政府取消了实施六十九年的粮食专营制度,从8月1日起,加拿大小麦局(CWB)将不再拥有在西加拿大的粮食专营权,这意味着农场主可以直接把粮食卖给中间商。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的多元化商品贸易商嘉能可公司即将进入加拿大市场。到夏季时,总部设在瑞士的嘉能可国际公司将会完成收购加拿大头号谷物处理公司Viterra,从而和嘉吉以及理查德森国际公司一同成为加拿大粮食市场的重磅选手。
在加拿大的One Earth Farms,其总经理赖瑞·拉德表示,规模变大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谈判实力。这家农场有可能是加拿大最大的农场,共有95,000英亩农田,养了8,000头牛。拉德补充说,我们的优势就是规模效应。采购原料可以拿到更多的折扣,销售粮食可以获得更多溢价。
但是对于曼尼托巴的农场主布莱恩·范麦克伯格来说,农场变大并不是好事。他表示,如果农民人数减少了,社区的人也不会有那么多了。而且筹集资金也是一个挑战。他补充说,现在土地价格在上涨,要想扩张,那就得出大价钱。而且你也得买更大的农业机械,这都要钱,花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加拿大农场规模就稳步增长,一方面原因在于技术更新,使得管理大面积的农田变得更为容易。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竞争下弱肉强食的必然结果。规模较小的农场竞争不过大农场,就只能被市场淘汰。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过去五年加拿大农场数量降低到了20.6万家,也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延续了五十年代城镇化运动加速以来的趋势。此外,农场主平局年龄也在变大,目前平均为54岁,增长了2岁。
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加拿大农场的收入差异也很大,贫富分化现象明显。虽然农场规模变大,但是占到四分之三的加拿大农场的总收入不足25万加元(249,500美元)。而那些毛收入超过100万加元的农场的增长速度也最快。
在美国,2007年的农场数量比五年前提高了4%,达到220个。,不过从二战以来,总体的趋势是趋于减少。美国普查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农场平均规模为418英亩,低于2002年的441英亩。
2011年,加拿大的农田总数量也降低到了90年来的低点,仅为1.602亿英亩,比五年前低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