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玉米期价一路上行,并于3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本年度首个价格创纪录的期货品种。然而在创下新高后,国内玉米未能延续强势,反而减仓下行。4月末,国内玉米C1209合约16周来首次跌穿10周均线支撑,技术面偏空。基本面上,国内玉米供给较为充裕,同时工业消费及饲料消费不振,我们预计国内玉米后期下行的概率较大。
玉米供给暂无忧虑
供给方面,旧作玉米后期市场供给仍较宽裕,产区农户手中余粮同比偏多。截止到4月末东北地区农户仍有近两成的余粮,数量在130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多出700多万吨,仅多出的部分就相当于4—5个月的东北港口走货量。此外,华北地区农户存粮也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5月份麦收前恐面临腾库压力。销区方面,二季度进口玉米到港压力有待释放。从3月下旬开始,国内饲料企业相继进入了采购美国玉米的高峰期,这部分玉米将于5月下旬开始陆续到港,到岸完税价或较南方港口价格低100—150元/吨不等。预计后期低价进口玉米将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新作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或继续令远月合约承压。从东北春播数据看,黑龙江省播种面积8989.1万亩,同比增加9.1%,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5594万亩,同比增加3.1%。若后期不出现重大灾害,则新作玉米的产量可期。
深加工调控再出新规
工业消费方面,近期,国家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政策调控再度收紧。调控政策包括将部分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上调至17%;下调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标准,将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从1276元/吨降低到500元/吨。目前,国内东北地区酒精企业普遍亏损,开工率不到50%。以吉林为例,近期玉米酒精加工利润在-384元/吨左右,接近历史低位。一旦玉米燃料乙醇补贴下滑,则酒精加工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压力。虽然近期在酿酒及酒精行业试行农产品(000061)增值税抵扣的办法有利于减轻酒精企业的税务负担。但抵扣额度恐难以弥补目前的亏损,难以提振酒精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此外,玉米淀粉加工利润也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全国玉米淀粉加工亏损值在145元/吨左右,且玉米淀粉的消费旺季要到二季度末才能到来,因此,我们对后期玉米的工业消费持中性偏空的观点。回顾历史,2011年4月中旬国家也曾在国内玉米创下历史新高后陆续出台深加工业调控措施,此后国内玉米开始调整。但与当时不同的是,本次调控发生在深加工企业效益下滑时,预计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饲料消费有待回暖
饲料方面,目前全国猪粮比已经连续4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同时表示将适时启动冻肉收储。目前,生猪养殖效益不佳。全国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水平为114元,同比大幅下滑67.7%。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规模养殖场补栏进度也开始明显放缓。从生产周期来看,目前出栏的生猪多是去年12月份肉价高位时补栏的,因此造成了阶段性的出栏小高峰,预计短期内市场供应仍会较为充裕。后期随着暑期的来临,全国生猪消费可能进入淡季,生猪补栏积极性可能要到9、10月份才能恢复,此前饲料需求对玉米的拉动作用料将有限。
总体来看,供需压力可能令国内玉米后期走弱。技术上,国内玉米C1209合约5周均线下穿10周均线,形成死叉,后市看淡。建议投资者以偏空思路为主,注意止损及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