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员何京玉今天点评的题目是:粮食单产极限要突破,农业产业化资本化是关键。
何京玉:今天大话我谈一下农业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高科技十分重要,而农业生产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大量的城市资金,需要投向农村。
我想首先回顾一下过去200多年中国人口变化的情况。有一派历史学家就说,中国历史,有记载的大约3000多年,到底兴衰如何,主要看的就是人口变化。比如我最近在微博时说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破坏了六国原有的秩序,引发长达几十年的内战,到刘邦建立汉朝,中国已经满目疮痍。经过文帝和景帝两代的努力,西汉人口由1300多万增长到3400万左右,生产也趋于稳定。汉武帝穷兵黩武,人口减少到2800多万。所以你看,哪一个时期好不好,看看人口的变化趋势也知道一些。
最近有一次戏剧性的人口变化,就是从1800年到1850年,中国人口从3亿增加到4亿。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增幅?主要就是当时中国引进了两种粮食作物,玉米和马铃薯。这两样也是最早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从美洲引入欧洲种植的,他们的特点就是单产高,一下子养活了很多人口。
当然我们最近30年人口增长的也很快,新生儿死亡率低,和粮食连年增产也有很大关系。而粮食增产,在耕地已经不能增加的前提下,和主要作物产量的提升和关键技术推广有关。
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增加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到位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可在10%以上。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425.4亿斤,科技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由此可见,农业科技作用很大。农业科技的提高,目前其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投资。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管理体制上,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分别隶属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科技人员又分属于各个研究所、高校,其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是单位同行和上级领导说了算,而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企业说了算。这样一来,虽然农业科技人员从主观上愿意为农民服务,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创新与农业生产的"两张皮"现象。
我对这一点一直有一个看法,就是能否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科技开发和农业生产中来,让农业生产从原来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最近我们其实也发现了一些苗头,就是一些不相干的企业开始投资养殖业,因为猪肉价格高。
其实目前农业作为一个行业,还是缺少资本运作的模式。各种资金流入农业,我们应当鼓励,而不是在旁边冷言冷语。当然,资本进入一个领域,首先是要有回报。这就是资本的本性。农业生产的效率是不是足够高?农业生产有没有规模化,足以吸纳大量的资本?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有没有一个成熟的保险机制,另外,成熟的产品现货和期货市场是不是也配套?这些都是问题。
我认为,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事关农业,今年把农业科技也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农业是有前途的。什么时候,中国也能诞生出一批有规模、有效益的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资本化的聚集度有一个飞跃,这就是农业生产再一次升级,也就会再开创一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