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连玉米承接此前上涨势头,自去年低点以来已经上涨超过200点。尽管当前的基本面与消息面支持玉米价格上涨,但涨幅如此之大已经透支利多因素,近期或是卖出套保良机。
全球经济隐忧仍存
1月公布的各国PMI指数显示全球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5%,连续两个月回升,其中原材料库存持续增加,更被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美国ISM PMI指数为54.1%,表明其制造业连续30个月处于扩张周期;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8.8%,创下5个月以来新高;JP摩根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为51.2,为7个月来新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数据可能由于春节因素而出现偏差。汇丰银行公布的PMI指数仍处于50下方,表明中国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仍持续萎缩,中国经济可能仍处于下滑过程中,只是下滑趋势较前期趋缓。欧洲债务危机仍未完全解决,欧元区内发展不平衡,德国一枝独秀。标普认为欧洲经济可能在今年四季度才会见底。
外盘玉米表现乏力
前期的南美天气炒作仍未结束,市场预期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的供需报告将调低南美玉米产量。春节期间,欧洲的恶劣天气可能影响其该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作物生长,再加上俄罗斯可能对谷物出口征收关税,在此情形下,市场认为传统进口国家日本、韩国可能将进口重新转向美国。最近的美玉米出口销售数据改善也印证了这点。
但春节期间外盘玉米是跟随小麦上涨,并非主导品种。美麦指数在这一波反弹中上涨13%,而玉米则低于10%。CBOT玉米3月合约一直维持在640一线窄幅振荡,根据盘面计算,国内进口玉米仍有小幅盈利。因此,如果国内玉米价格高企而外盘疲软,可能导致玉米进口增加。
玉米价格高企导致小麦替代量增加
国家发改委上周宣布,2012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20元、125元和140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18元、18元和12元。此消息一出,强麦与早籼稻期价均大幅上涨,早籼稻价格更是接近历史高点。但是国内小麦供应充足,预计后期涨幅有限。
上周国内玉米小麦均价价差为279元/吨,广东港口小麦与玉米价差为250元/吨,DCE玉米与ZCE硬麦指数价差近期也持续走高,这可能导致小麦替代量增加,并将间接改善后期玉米供需状况。
玉米库存担忧或是过度反应
玉米需求企业年前库存较低,节后有补库需求,但正月十五之前,农民尚未开始售粮。港口库存不足,导致饲料与养殖企业的补库需求难以满足。市场开始怀疑玉米库存可能达不到预期,投机交易商与部分现货商趁机拉高玉米价格。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去年玉米产量19175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玉米400万吨,总计19575万吨,较去年增加1750万吨,增幅为9.8%。因此,国内玉米供需情况较上年应该是有所好转。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好转、外盘玉米上涨、国内收储价上调及短期供应紧张等利多消息集中出现,使国内玉米强势上涨。但玉米在此高价位可能无法持续,全球宏观层面还存在诸多隐忧,国内玉米供需格局较上一年度已经好转,玉米价格高企还将导致进口量与小麦替代量增加,这将增加后期供应。因此,近期可能是玉米卖出套保的良机。 (作者单位:华泰长城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