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农产品面临库存化周期轮回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01-04  
     农产品市场除玉米外并不具有大幅下跌的空间,大豆、小麦等品种应继续维持成本线上方运行,但受到需求增速放缓和金融属性等变量影响,未来表现并不会太过耀眼。在市场受到品种本身供需转换、金融属性、政策面等多方交叉影响下,未来行情的演绎将更加曲折。

    农产品(000061)市场除玉米外并不具有大幅下跌的空间,大豆、小麦等品种应继续维持成本线上方运行,但受到需求增速放缓和金融属性等变量影响,未来表现并不会太过耀眼。

    变化是期货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以及2009年的反弹,当人们还在感慨2010年底牛熊转换迅速之时,2011年熊市征兆却已悄然而至:内生驱动和输入驱动的牛市推力双双瓦解,各种悲观预期不绝于耳。CPI超过3%的通胀期已持续17个月,自7月份达到6.5%的高位后逐步进入了下行通道,而软商品(棉花、白糖)进口利润的大幅增长,则宣示来自国际商品价格的支撑也日益消退。

    农产品面临库存化周期轮回

    持续多时的去库存之后,农产品再度回到库存化开启的原点。一方面,中国乃至全球宏观经济低迷使得市场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牛市过后农产品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谷物是农产品市场牛市格局的基础,不过这一基础也在悄然改变。从谷物数据的调整看,全球及美国谷物库存自2011年9—10月以来呈现上调趋势,这是在2010年俄罗斯小麦大减产之后全球谷物供需首次由过不足转向过剩。国内玉米市场则出现供需急转,由于国内大丰产、进口大幅增加以及其他品种替代量创新高,玉米出现供大于求局面,逆转连续两年库存大减之势,基本面亟待价值回归。但国家出于保护农民政策的目的再次强力托市,使得玉米出现V型反转。不仅是玉米,其他谷物市场也出现整体的库存化周期。在粳稻大丰产和大扩种的拉动下,稻谷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库存激增。而小麦的历史库存消化缓慢,国家完全掌控了市场。高库存的稻谷、小麦也是在供需与托市之间徘徊。

    一般来说,去库存化和再库存化可分为两类考虑,一是主动型去库存和再库存,另一种是被动型去库存和再库存。被动库存化说明当期产量高于需求,期末将出现结转库存,在此背景下价格有走弱的趋势,而被动去库存说明当期产量与需求之间存在缺口,即我们所说的产需缺口,在此过程中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与此相反,在农产品预期上行的过程中,市场各个环节均主动库存化,通常这一情况发生在未来预期库存消费比将降至历史相对较低水平的时期,此时市场价格反而有上行动力,而在未来价格预期下行时,市场各环节开始主动去库存,即使在新增供给仍小于需求时,任何原有库存压力都会对价格造成压力。2011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多数预期未来产量将有所增长,部分品种发生供需转换,因此一直在经历主动去库存过程。预计2012年起,主动去库存将转向被动库存化,重新面临库存化周期的轮回。

     未来行情将更加曲折

    传统的仅依靠供需判断行情的准确率正在弱化。在国内,供需矛盾突出之时,限制玉米深加工和抛储白糖都对市场起到了冷却作用;菜籽、棉花与大豆的收储政策则完全托住了市场的底部。2011年为稳定物价政策频频出手,2012年,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仍将继续。农产品的金融属性也在增强,金融危机不仅对消费需求形成了抑制,同样也拖累了全球商品市场走势,欧债危机形势之严峻、影响之深远或许甚于2008年。在此背景下,农产品长期牛市的步伐将暂时放缓。而随着生物能源地位的日益提升,农产品与全球商品价格的指标性品种原油的联系也日趋紧密。

    在市场受到品种本身供需转换、金融属性、政策面等多方交叉影响下,未来行情的演绎将更加曲折。对于2012年农产品市场走势,或许我们能从成本方面得到一些启示。全球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均导致农产品成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而从人口统计周期讲,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中国第三轮婴儿潮高峰期,社会消费旺盛,农产品需求刚性增加。同时,新增青年劳动力在2010年达到本轮周期的顶峰,第二代婴儿潮出生的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增量将逐年减少,直至2017年左右劳动力开始实现负增长。廉价劳动力时代正逐步结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各种商品成本将开始增加。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玉米、大豆、小麦、棉花的成本分别为3.88美元、10.17美元、6.69美元/蒲式耳和98.4美分/磅,其中仅CBOT玉米的期货价格远高于成本,而其他品种期货价格已经距离成本不远,棉花更是维持低于成本线位置运行。由此预期,农产品市场除玉米外并不具有大幅下跌的空间,大豆、小麦等品种应继续维持成本线上方运行,但受到需求增速放缓和金融属性等变量影响,未来表现并不会太过耀眼。

    2012年的全球及中国农产品市场中,我们将焦点放在白糖市场。土地、劳动力资源短缺与消费刚性增长预期之间的矛盾,三年牛市周期后牛熊转换与糖料成本大幅提升之间的博弈,制糖集团的议价能力与政府调控态度的对决等均昭示着中国白糖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11年国内白糖净进口量已超200万吨,基本自给自足的模式无法维继,2012年的糖市留给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