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国庆节过后,起草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小组就集中封闭。目前“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已经基本确定,仍将关注“三农”领域,农业科技改革或是其中重头戏。
较为具体的内容是,明年,中央将围绕确保包括粮食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增长的目标,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最终目的仍然是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
按照惯例,每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决定下一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目标,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新年度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内容也基本确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落脚点在“农业科技”,在于近1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739万人,耕地面积却在急剧下降,人地矛盾日趋突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最大的隐忧,“而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必须依靠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来实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评价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的重要指标。农业部官员透露,“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左右,“十一五”期间提升至41%,但这也仅仅是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半。而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规模的比例更小。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只是停留在实验室成果阶段,造成农业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
中国农业科研成果,基本都集中在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从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了解到,“十一五” 期间,农业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为42%,农业高校成果转化率为37%,但多位业界人士却表示,中国农科院所说的数据明显偏高。有来自教育部的官员也透露,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10%”。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造成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连续多年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县乡一级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本都处于“网破、线断、人散”境地,基层农技推广名存实亡。
因此 ,在明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农业科技改革”将是其中的“重头戏”,改革重点将集中在省市级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县级以下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标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结合明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国家下一步将把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现代种业、种植与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的多个领域。对于“十二五”期间中央大力支持的生物种业,很多专家认为在育种科技创新方面。目前获得农业部颁发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玉米品种都有所不足,国家将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良种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等,而考虑到近两年进口玉米的大幅度上升,明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央将更倾向于对转基因玉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