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为玉米净进口国
近几年,市场炒作的焦点往往围绕着中国的需求,中国需要什么就涨什么。而从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
中期研究院农产品部研究员胡娇瑜表示,中国进口玉米的原因在于,我国储抛储量越来越小,对市场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国家急需掌握一部分粮源,在适当的时机投放,从而稳定玉米价格。如果从国内市场收购的话,会加大市场竞争,反而会推高玉米价格,因此选择从美国买入玉米。
部分深加工政策起反作用
深加工是玉米需求增长的原因之一。“从饮食的角度来讲,玉米深加工可以做成淀粉。随着淀粉产业链的延长,对玉米需求也随之增加。其中调料、淀粉糖,甚至可降解的玉米淀粉一次性餐具等。”胡娇瑜说,特别是淀粉糖,随着糖价的上涨,糖尿病病人的日益增多,淀粉糖的需求也迅速提升。
为了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禁止深加工,防止它挤占粮食资源。在国家政策限制挤占了一定利润空间的情况下,生产需求依然很大。
胡娇瑜表示:“虽然国家一再限制,但是政策并未落实到位,要不然玉米消耗也不会这么大,今年余粮已经很少,也可能有一部分在贸易商的手里,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供给特别紧张。”
玉米“变成”大豆需要一个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豆产量还是全球第一,年出口量上百万吨,而1995年以后,我国从国外进口的数量逐年递增,出口量则逐年递减。2002年我国进口大豆1394万吨,首次超过国内大豆产量,随后我国大豆定价权完全丧失,玉米是否会走大豆的老路?
胡娇瑜认为有这个可能,但是不会像大豆那么严重,进程会相对减缓。“如果国家对于燃料乙醇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能形成大豆饲料一样的新产业链,那这种可能性就很大了。”现在国家已经在限制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因此这会是个缓慢的过程。
国投中谷期货高级研究员李佳男认为,“国内玉米涨不上去的原因是小麦替代,现在由于价差,很多饲料厂不用玉米,用小麦,小麦的量是很充足的,国储有1亿吨小麦储备。所以玉米很难上去,除非整个饲料产业链出现质变,但是质变会很慢,现在确实都在规模化,但是有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