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气物流 » 正文

《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或“难产”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1-29  
      11月27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国际人道援助机构乐施会的成员在海边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8日在南非城市德班召开,各方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前着手最后一轮协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 菲格雷斯27日说,各国代表不至空手而归,只是寻求设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不容易。

    形势紧迫

    恶劣天气推高粮食价格

    德班大会召开前,慈善组织乐施会发布一份报告。

    报告说,过去18个月,由极端天气引发的粮食价格上涨令全球数以千万计人口陷入贫困。

    乐施会成员凯利 登特告诉法新社记者:“伴随气候变化加速,情形会越发糟糕。恶劣天气使地方或地区粮食价格升高时,穷人更易受影响。他们不得不在忍耐极端天气,同时应对食品价格高涨……今年,高物价和低购买力使不少人陷入危机。”

    登特警告:“如果我们不在德班采取行动,这种情形将愈演愈烈。”

    报告回顾近一年多来恶劣天气推高粮食价格的情况。去年夏季,俄罗斯和乌克兰遭遇酷暑。高温加上山林火灾致使俄罗斯小麦大面积减产,迫使这个世界小麦第三大出口国连续数月暂停谷物出口,乌克兰设置谷物出口配额。去年7月至9月,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六成至八成。今年4月,小麦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涨85%。

    今年7月,受干旱影响,索马里高粱价格上涨393%,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玉米价格比前5年平均价格分别高191%和161%;9月至10月,泰国和越南遭遇洪水,大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至30%。

    登特强调:“更频繁、更极端的天气状况将产生更复杂的影响,引发短缺状况,扰乱市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27日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表明,温室气体已达到创纪录的浓度,提醒人们采取行动的紧迫性。

    目标艰巨

    多个发达国家抵制第二承诺期

    本届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期为本月28日至12月9日,与会各方将再次聚焦《京都议定书》。

    菲格雷斯27日说,寻求设定《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恐怕是德班大会上各国政府代表“难以完成的任务”。即便实现突破,也可能在大会最后几天。

    菲格雷斯所言“突破”,即各方可能达成某种妥协。

    去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上一轮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决议,虽认可《京都议定书》有第二承诺期,却没有设定出第二承诺期的具体时间表,针对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表述措辞模糊。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年末到期,而德班大会是到期前的最后一轮气候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针对第二承诺期存续议题分歧严重。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保留第二承诺期,日本、加拿大等部分发达国家却拒绝这一提议。而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始终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中国表态

    希望各方进一步显现诚意

    一些人先前预测,本轮气候变化大成果不会多。菲格雷斯否认这种说法。

    她预计,德班大会无论如何也会就《京都议定书》产生一些成果,同时在技术转让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基金”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德班会议的当务之急是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资金、技术等重要议题取得进展,希望各方进一步显现诚意,增进理解,加强合作,推动德班会议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西方媒体先前报道,欧洲联盟代表可能在德班大会期间提出一套推动各国减排的新路线图。

    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事务的委员康妮 赫泽高本月24日说,《京都议定书》的内容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不协调”。她抱怨:发达国家排放量不断下降却被强制减排,而新兴国家只是自愿减排。

    对此,刘为民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最具普遍性的国际条约,所确立的原则和框架为国际社会公认,是所有缔约方必须履行的国际法义务;另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历史责任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排放趋势和减排形式当然不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