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缺乏利好支撑 玉米期市继续筑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1-23  
     一、本周行情

    本周,CBOT玉米(0,-2409.00,-100.00%)期市震荡下行,欧债危机蔓延、出口疲软等因素依然压制其市场走势。截止周五,交投最活跃的CBOT 12月玉米期货收跌4 1/4美分,报收于6.10美元/蒲式耳,本周(11月19日当周)累计下跌28 1/4美分。

    本周,连玉米期市弱势震荡,整体收跌。其中,连玉米1205合约反复试探2200整数关口支撑,周五收盘于2203,较上周五下跌21元。

    二、国内基本面分析

    1、玉米价格有企稳迹象 局部仍有震荡

    本周,新玉米供应量增加,现货价格承压,农民惜售有所减弱,整体价格下跌趋势减缓。华北黄淮地区价格经前期下跌后企稳,局部有反弹;南方销区价格处于继续补跌状态;港口地区弱势运行。据中华粮网监测,2011年第43期中储粮全国玉米收购价格指数为144.73,周比上涨0.60%。

    2、猪价连续回调 养殖风险加大

    国庆节后,国内生猪市场总体均价出现继续呈现大幅下跌。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周(11月7日-11月13日)中国猪肉批发价连续第八周下跌,至每公斤23.53元,较9月中旬触及的纪录价位下跌8.97%。且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猪粮比价亦连降第八周,至7.19。

    因生猪价格不断下跌,且秋冬季是各种疫情疫病的高发季节,养殖风险加大,部分养殖户提前出栏生猪,饲料需求受到抑制,或影响饲料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但随着双节的临近,需求或提振猪价逐渐回暖。

    3、国储拍卖持续低迷 收储政策悬而未决

    从8月下旬开始,跨省移库玉米停止拍卖;从9月27日至今,临储玉米(含中央储备)周拍卖量维持在78万吨低水平,且全部流拍。

    去年以来,国家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玉米储备来平抑价格,国储库存大量消耗,虽然国家前期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玉米,但整体数量较小,后市补库势在必行。而在周三召开的部分省区玉米购销座谈会议之后,尚无明确的政策消息,只是有传言称国家认为玉米价格过高,暂无入市收购计划。目前仅限市场出现的部分国库轮换粮补库,数量没有明显变化。

    三、国际市场分析

    1、美玉米周度出口数据低于预期 需求依然滞缓

     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2771.3万蒲式耳,前一周修正后为2384.0万蒲式耳,初值为2216.8万蒲式耳。2010年11月11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3110.6.8万蒲式耳。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累计为2.77667亿蒲式耳,上一年度同期为3.53970亿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玉米周度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1月10日的一周内,美国2011/12年度玉米出口净销售量为208,900吨,主要买家为韩国、日本、墨西哥、中国和沙特埃拉伯。美国当周出口量为895,100吨,较上周上升43%,较4周均值下降37%。

    2、CBOT玉米资金面逐步改善 空头力量不容忽视

    根据CFTC 报告,截止到11月15日,在CBOT玉米期货和期权上,总持仓1,318,579手,较前一周增加51,006手。商品基金持有262,198手净多单,比一周前减少10,378手。其中多单数量385,203手,比一周前减少了350手,空单数量123,007手,比一周增加了10,028手。持仓变化显示资金逐步流入,但在欧洲危机反复、美玉米出口疲软等因素下,空头力量对盘面的压制较大。

    四、玉米继续考验底部支撑

    欧债危机持续,给国内外玉米期市均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美国玉米基本面来看,出口不振,加之缺乏新炒作题材,CBOT玉米市场缺乏上涨动能,且外围不稳,短期弱势调整格局难以改观。

    国内方面,玉米现货有止跌企稳的迹象,但养殖业和深加工利润下滑,整体需求仍待恢复,且收储政策悬而未决,市场观望范围浓厚。从期市走势来看,本周连玉米1205合约继续探底,2200关口支撑受到考验,支撑力度明显减弱,继续下行可能性加大。操作上维持前期偏空思路对待,并注意保护利润。

    后市需密切关注欧债、美元走势、进出口及收储政策对盘面的指引。

    中期研究院 胡娇瑜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