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行情分析
商务部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11月7日至13日)其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该监测数据自10月以来,已经连续五周出现下滑之势。同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出11月以来物价延续了10月的跌势。
2011年玉米增产形势良好,目前正值新季玉米上市高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份预计,东北4省区2011年玉米增产700万吨左右,进口量增长2000万吨,因此总的供应量达到1.875亿吨,较2010年共增加925万吨。消费方面也出现大幅提升,其中食用消费增加40万吨,饲用消费大幅增加500万吨,工业消费增加200万吨,增幅不及2010年同期水平,年度总消费量较2010年增 加741万吨,但受益于产量增加明显,年度结余量为299万吨,库存消费比较前两年出现了小幅回升,可见2011年丰产缓解了前两年玉米供应相对紧张的局面。另外国际知名认证机构SGSSA公司近期对中国七大玉米产区进行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因农民种植面积增加,以及有理的气候条件提高了收成,中国2011年的玉米产量可能将从2010年的1.7724亿吨增长至1.8918亿吨,超过美国农业部预测的1.82亿吨。
但是在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的时候,玉米市场出现阶段性过剩的局面。主要由于下游需求疲软,一方面由于淀粉,酒精等销量不畅,再加上因为之前玉米价格过高,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被压缩,深加工企业采购意愿不强。另一方面由于进入秋季后气温变化大,国内生猪养殖散发性口蹄疫等疫情再次抬头,局部地区养殖户出现恐慌性抛售,猪价继续下跌,对饲料需求减少。
在玉米增产大量上市,下游需求疲软的条件下,本周国内玉米行情继续下跌,仅安徽、河南两地受降雨天气影响,玉米上货量受限,价格出现上涨,幅度在20-40元/吨。截至目前,山东地区用粮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集中在2360-2400元/吨不等。南方销区东北产玉米到站价格集中在2400-2500元/吨。
东北地区:辽宁鞍山台安地区烘干玉米出库价格在2180-2190元/吨(水分15%以内),较上周 跌10-20元/吨。吉林四平梨树地区潮粮玉米收购商收购价格在1760元/吨(水分25%),烘干玉米出库价格在2120-2130元/吨(水分15%),较上周跌20元/吨。
华北地区:河北石家庄地区淀粉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320元/吨,较上周基本持平。秦皇岛抚宁地区淀粉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160元/吨,较上周共跌20元/吨。山西晋中介休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在2280元/吨,较上周基本持平。
华东地区:山东寿光金玉米、新丰淀粉玉米收购价格在2396元/吨,较上周跌24元/吨。潍坊昌乐英轩酒精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在2430元/吨(起步扣3),较上周跌30元/吨。邹平西王玉米收购价格在2360元/吨,较上周持平。安徽蚌埠丰原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在2250元/吨(水分14%),较上周涨40元/吨。合肥地区东北产玉米到站价格在2430元/吨(水分15%),较上周持平。
港口地区:广东港口东北产玉米成交价格在2360-2390元/吨(水分15%),较上周跌60-80元/吨。北方港口玉米平舱价格在2250-2260元/吨(水分15%),较上周跌10元/吨。锦州港口玉米收购价格在2205元/吨(水分15%),较上周跌10元/吨。鲅鱼圈港口玉米收购价格在2210-2220元/吨(水分15%),较上周跌10元/吨。
玉米现货价格的一再下跌,使得东北农户惜售情绪越来越弄,再加上部分贸易商和饲料厂对后市价格不看好,寄望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国家粮食局于星期三在哈尔滨召开"部分省市区玉米销售工作座谈会",但在座谈会中主要是了解市场形势,并未拿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但传出国家认为玉米价格过高,暂时未考虑入市收购。但有些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国家出台收购政策的可能性较大,各收购主体都在密切关注相关政策走向,这将对未来半年的东北收购市场形成极大影响。
大量玉米的上市,对玉米价格上行的空间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下游企业采购的不积极,使得玉米价格一再下跌,但玉米的刚性需求还是存在,伴随着玉米价格的下跌越来越多的加工厂开工,同时因四季度和春节是中国猪肉的消费旺季加上目前猪肉价格与年初和2010年同期相比仍处于高位,养殖利润仍较为可观,养殖企业对于饲料玉米的需求依然旺盛。再加上元旦、春节双节将至,我国禽畜、蛋、奶等将进入消费旺季,近期养殖业补栏积极性大大提高,我国饲料加工企业有补库需求。另外,尽管玉米现货价格在持续下跌,但是玉米期货现货价格长期倒挂,目前需求开始逐步好转,也抑制了玉米价格下跌的幅度。
技术分析及操作建议
从盘面上看来,玉米仍然维持震荡下行的态势,支撑位为2200元/吨。但本周玉米不断下探支撑位,几度在盘中跌破支撑位2200元/吨,但并未有效跌破,可见2200元/吨这个支撑位依旧坚挺。短期内玉米关注玉米是否能跌破支撑位,若跌破此位,玉米有较大可能性会加速下跌。建议短期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