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增加,市场短期承压
据中华粮网数据,预计今年国内玉米总产量或达到创记录的1.8亿吨,同比增加约1000万吨。另外,近期随着外盘玉米价格的回落,国内玉米进口开始增加。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今年进口玉米到港量已达64.5万吨。而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后期仍将有至少约200万吨的美国玉米陆续到达中国港口。进口玉米数量的增加短期对国内玉米市场构成心理压力。
玉米收购主体谨慎
据市场调查,当前产区玉米收购主体主要以玉米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为主,中小贸易企业普遍遭遇资金困扰。而今年政府玉米收储仍未展开,各级市场主体观望心理增强。同时,今年5月份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通知,从2011年6月到2012年年底,在全国开展“全国玉米深加工业高速整顿专项行动”,这将对玉米深加工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另外,欧债危机悬而未决,出于规避系统性风险考虑,市场收购主体趋于谨慎。
玉米需求旺盛、种植成本增加
虽然今年玉米取得丰收,但玉米总体供需紧张的格局仍然存在。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今年生猪存栏量已经连续7个月呈上升趋势,这预示着今冬明春饲用玉米需求仍然向好。虽然玉米深加工企业遭遇国家调控,但鉴于其加工产能基数较大,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小幅增加。另外,不断增加的玉米生产种植成本也将对后期国内玉米价格产生支持。
玉米库存低位,政策性收购可期
由于上年度玉米库存消耗量较大,库存量严重不足,补库收购将会成为支撑新年度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后期在玉米大量上市之时,相关部门将会加大玉米收储力度,以便为后期玉米调控增加筹码。政府收储有可能成为今年玉米价格启动的契机。
操作上,短期观望,把握逢低买入机会。受政府收储仍未启动和不利外围环境影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趋弱之势短期或将延续,用粮企业当前仍可把握收购节奏,保持适度库存水平。随着后期玉米上市量增加,玉米价格的回落将为贸易商提供买入点,时间有可能在玉米上市高峰之时,建议贸易企业密切关注,把握后期行情转折的机会。
从期货市场来看,当前玉米远期合约和现货价格呈倒挂状态,即使考虑到后期东北产区玉米现货价格仍可能回落的因素,当前远期合约继续向下的空间也已较为有限。基于后期玉米现货价格仍将上涨的分析,投资者可利用系统性风险引发的远期合约回落契机逢低战略性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