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密植玉米遭遇机收难题 追求密度难以增产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10-17  
     10月11日上午,惠民县桑落墅镇辛西联村的石洪泰开着自家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帮辛东联村的村民收获玉米。他开得很小心,尽量少挤倒、压倒些玉米秸秆。“本来一趟应收三行玉米,因为种得太密了,却要收四行,收获过程中挤倒、压倒些玉米秸秆就不可避免。”石洪泰说。

    “种得太密的地块,不仅收起来慢,而且有些玉米棒子长得小,机收时容易漏掉或被挤碎。漏掉或被挤碎的玉米棒子,就和秸秆一起被粉碎,‘还’到了地里。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多可惜。”石洪泰说。玉米开始收获后,这十多天来,石洪泰一直开着联合收获机,在附近村机收玉米,因玉米种得过密带来的这些问题,让他耿耿于怀。

    当地很多地块玉米种得过密带来的问题,让桑落墅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业机械管理站站长王新东也很苦恼:“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说明了种得太密的坏处,可相当一部分农民就是不听,他们相信的是密了才能增产,其实太密了不但不增产,还会减产。”

    王新东说,提到玉米种得过密的问题,还得从小麦播种说起。当地机播小麦,一次播三行(即三行一耧),要求小行15-18厘米宽,大行30-35厘米宽。这样会在两个小行距后,出现一个大行距,三个行距加起来,是60-71厘米。“这正是我们要求的玉米种植行距,也是联合收获机收玉米要求的合理行距,可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种小麦时就出了问题。”

    据王新东介绍,当地使用的小麦播种机,被农民调小了行距。“我们要求小麦精播,一亩地用15斤种子,可相当一部分地块一亩地播下了35-40斤,并且不留大行,行距不到10厘米,最密的甚至到了五六厘米。”密度这么大,小麦植株争肥、争水、争光,并且容易增加无效分蘖,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以今年为例,合乎精播要求的,小麦亩产在1000-1100斤;播得过密的,亩产也就800-900斤。多浪费了种子不说,根本没达到增产的目的。”

    现在夏玉米实行的是直播,小麦种得过密,直接影响了玉米播种的行距。除了农民追求密度高能增产的原因外,按60-71厘米的行距播种玉米,往往有些行正好播在小麦茬上,播种机拉不动,只好按小麦的行距,调小玉米播种的行距了。“我们要求耐密的品种每亩播种3.5-4斤,约4000-4500株;可不少农民一亩地播到六七斤,并且很少间苗,一亩地达到6500-7000株,行距只有四五十厘米。”王新东说,玉米种得这么密,不仅增加了种地成本,也达不到增产的目的。今年正常密度的玉米,亩产在1300斤左右,而过密的也就1000来斤。“更重要的是,玉米种得太密,给机收带来了大麻烦。”王新东说。

    玉米如因密植无法机收改用人工,仍旧是个损失。“联合收获机收一亩玉米是80元钱,改用人工,一亩地两个人要忙一整天。而外出打工,一个人一天平均收入在100元以上。”桑落墅镇辛店办事处主任程玉国说。

    “目前,桑落墅镇有70%的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存在播种密度过高的问题”。王新东说,更为重要的是,小麦、玉米种得过密的问题,在整个鲁北以及菏泽、聊城等地,都普遍存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