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至5月中旬,东北地区农户基本完成播种工作,时至6月玉米生长已经进入较为关键的苗期阶段,为更进一步了解产区玉米出苗情况及生长状况,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中国玉米网共同组织本次2011年东北新季玉米生长状况考察。
二、 考察时间、地点及目的
考察时间:2011年6月8日至6月12日,考察期为5天
考察地点:辽宁北部及吉林大部分主产区
考察目的:1、新季玉米播种面积变化
2、新季玉米种植成本变化
3、新季玉米播种情况、出苗情况、生长情况
4、农民及贸易商手中余粮情况
三、 考察路线:
第一天(6月8日):沈阳—铁岭—开原—昌图—四平
第二天(6月9日):四平—梨树—公主岭—吉林
第三天(6月10日):吉林—九台—德惠—榆树
第四天(6月11日):榆树—扶余—松原
第五天(6月12日):松原—农安—长春
四、考察内容
1. 新季玉米播种面积持平略增
通过前期调研得知,辽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约2.4%,本次考察所到吉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上涨约1.8%。
辽宁北部及吉林南部地区因气候及土质原因,较为适宜玉米种植,玉米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90%以上,加之近年来玉米收益较好,农户种粮热情较高,虽然前期因遭遇低温玉米出苗率略低,但农户并未改种其他作物,补种较为普遍。
吉林省中部地区吉林市、九台、德惠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因玉米价格向好,而水稻收益偏低且较费人工、加之水费上涨,部分水田改种玉米,但所占比例不多约在半成左右,随着近期降雨增多,部分处低洼地带的“水改旱”地块出现涝情。
吉林北部扶余地区种植面积相比去年略有缩减。该地区除玉米外,花生同样为主要作物,玉米花生种植面积比例约为7:3,但去年花生收益好于玉米,今年扶余地区玉米改种花生现象增多,因花生也是深耕作物,在瘠土地上种植产量不高,且耐盐碱性差,高产花生适宜的土壤条件应该是排水良好、水层深厚肥沃、黏沙粒比例适中的沙壤或轻壤土。通过当地农户介绍,近年来当地引进高产花生品种较多,主要用于压榨花生油,因不能选择盐碱地或土壤贫瘠地块,出现挤占玉米种植面积现象。
总体来看今年辽北和吉林地区种植面积为持平略增,玉米价格上涨刺激农户种粮积极性,根据前期调研统计今年辽宁省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为210.2万公顷,较去年增幅为2.86%,吉林省全省种植面积为306.5万公顷,较去年增幅为3.36%。因此预计在玉米产量得以保证前提下,玉米种植面积的提升势必增加玉米产量,所以后期仍要重点关注产区天气及积温情况。
2. 新季玉米种植成本大幅增加
今年农户种植成本大幅增加,整体增幅为15-20%。从各项成本占比分析,人工和包地的成本上涨影响最大,化肥居次。
图1:各种植成本所占比例
2011年玉米种子整体价格较上年上涨20-25%,种子市场较为混乱,品牌间价格差异大,往往是上一年产量较高的种子第二年价格明显出现明显上涨。化肥成本上涨幅度同样明显,一方面化肥价格涨幅在10-20%左右,另一方面,去年玉米收益较好,今年农户为保证玉米收成化肥用量较去年增多。玉米收益转好同样使包地成本上涨约25%。人工成本同样出现较大涨幅,以打药成本为例,人工打药成本较去年上涨约50%。
图2:各成本增速汇总
总体看辽北主产区耕种自家土地的农户玉米种植成本大约在每垧4000-5000元左右,包地种植成本每垧10050-11000元上下。吉林地区区耕种自家土地的农户玉米种植成本大约在每垧4500-4800元/垧左右。若是包地种植每垧13000-14000元上下,整体来看,辽宁、吉林地区农民一垧地的种植成本比去年增加幅度大概在15-20%。总体成本摊薄到每垧地大约上涨2000-3000元。以每垧地产20000斤玉米计,每斤成本上涨在1毛钱以上。加之部分地区农户需要二次补种,种植成本再度增加,成本的增加或推高新粮开秤价格。
但仍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农户贷款压力在逐渐增加,贷款种地农户仍然占较大比例,成本的增加以及物价水平的快速上涨均造成农户利润缩水。受访农户介绍,虽然今年玉米价格大幅走高,但不排除部分贷款农户因贷款压力增加在新粮上市后会提前变现。
3.新季玉米生长状况良好
目前产区玉米长势整体良好,总体出苗率在8-9成。辽北和吉林南部地区因前期低温而补种现象较为普遍,但对玉米苗情影响不大。近期降水充足,土壤墒情适中,玉米长势良好。吉林中北部地区苗情普遍好于辽北和吉林南部地区,玉米出苗整齐,农户补种现象不是很多。
辽北地区出苗良好,出苗率在80%左右。今年辽北播种日期稍有提前,基本在 4月18-26日左右,因种植期遭遇低温,当地出苗率较常年略低,补种现象普遍,出苗高矮不齐。
吉林南部玉米生长较辽北整齐,出苗情况持平或偏好正常年景,调研大部分地区在8成苗以上,稍好地块接近9成苗。低温天气迫使当地播种日期延迟7-9天,但后期种植阶段遭遇干旱,出苗延后10天左右,植株偏矮,补种现象同样普遍,有部分地块存在出苗率下降情况,导致部分地区出苗率下降有以下几点原因:
1)种植期干旱
2)种植后低温
3)选用单粒高产品种多,出苗几率下降
4)种子市场混乱,部分种子质量存在问题
5)今年新品种种子较多
辽北地区所选玉米品种较杂,多为一坑多粒,而吉林南部地区多选用单粒高产玉米,所以在遭遇低温同时,吉林地区玉米出苗情况略受影响。
吉林中部及北部地区出苗情况属正常年景,为8-9成苗,出苗率及玉米生长情况好于吉林南部地区,出苗偏差地块基本无补种现象。田间受访农户表示若积温足够依然能达到或超过正常年景的收成。需要特殊指出的是,6月初,德惠北部局部地区遭遇冰雹,但受灾区域比较集中且面积有限,据农户介绍,就目前情况看影响有限。
今年玉米出苗率普遍要略低于去年,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去年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年份,去年玉米种植期遭遇低温多雨,农户种植普遍延后15-20天,但等后期可以播种的时候气温已经很高,再加之前期降雨充足,土壤墒情良好,在此条件下播种,玉米出苗率非常好,据我们统计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今年我们调研产区为8-9成苗虽低于去年同期,但持平于正常年景,若后期气温足够雨水充足,同样能够达到丰收预期。
4.农户余粮殆尽 社会库存充足
目前农户手中余粮已销售殆尽,辽宁地区余粮为1-2成,吉林地区为1成,产区贸易商处存粮较为零散但数量明显多于常年,社会库存尚足,大中型企业库存充裕;国储库存具有一定库存水平。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因今年辽宁玉米质量稍差,进入夏季温度升高降雨增多对存粮保管不利,贸易商处余粮偏少,而辽北地区周边养殖业又较为发达,虽农户手中留有约2成自留粮,但后期供应饲料及养殖企业粮源稍显偏紧。
吉林地区农户售粮工作基本结束,企业库存充裕,贸易环节握有存粮。目前农户手中余粮基本销售完毕,余粮数量约为1成,粮源主要集中在当地贸易商及企业环节,大中型贸易商及深加工、饲料企业库存充足,大中型贸易商手中除已签订出去的大量存粮外,手中依然握有较多粮源。 虽然目前中小贸易商环节库存较前期有所下降,但库存量明显高于常年同期。农安市一处小贸易商集中区各粮点均有高于去年同期库存量的存粮。此外,周边国储库存充裕,据中型贸易商负责人表示,附近国储库前期日收购量能达3000—4000吨;其他受访贸易商也表示有部分粮源转售给国储库。虽然周边深加工分布广泛,但贸易商多认为产区粮源可以满足省内深加工用量。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虽然本市场年度,由于开秤价的高企,国储库推迟入市时间,但是经过后期的调整价格、丰富收购手段等方式,目前来看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库存,这就为后期政府调控玉米市场提供支持。
五、 考察总结
对于2011年玉米播种期及出苗期考察所获得的线索基本能对后期的玉米走势做一个大概的推断。在持续种植成本上涨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政府调控政策的主体方针也必须在考虑抑制物价的同时,兼顾农民的利益,以此获得农民持续的种植积极性,通过市场自我调节方式扩大供应。我们认为现阶段的价格与价格预期能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同时,玉米价格短期内亦不会出现大涨行情,库存结构较为合理,且国储的库存水平已经基本恢复了调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