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天气制约玉米反弹高度

  作者: 来源: 日期:2011-07-19  
     随着加息利空的兑现,国内玉米开始温和反弹。但笔者认为,目前苗情长势良好,而生猪市场又存在高位风险,因此,此轮国内玉米反弹高度不可过于乐观。

    市场能否走出“滞胀”有待观察

    悬在半空的加息“靴子”终于在7月6日晚落地。短期利空出尽后,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了小幅反弹行情。如果加息之后,国内通胀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出现年内拐点,即高达6.4%的6月CPI并非是年内最高点,同时进出口等其他经济增长指标仍旧不能显示国内经济增长步伐在加快,则大宗商品期价仍会面临回调风险。

    产区库存有限,现货高位盘整

    目前已进入7月中下旬,随着下游深加工企业正常开工及南方饲料企业需求不断加大,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玉米现货价格也相对坚挺。目前,产区黑龙江哈尔滨宾县当地玉米出库报价为2150—2180元/吨;吉林省舒兰市玉米出库价格为2170元/吨;山东寿光金国标二等玉米挂牌2440元/吨;河南郑州饲料企业玉米原料收购的进厂价格为2340元/吨。港口方面,中等质量东北玉米,大连港(601880)口主流收购2245—2260元/吨,平舱价格2280—2300元/吨;广东港口水分14.5%以内东北优质玉米主流成交价格为2360—2370元/吨,保持稳定。

    玉米长势良好,关注天气风险

    虽然前期播种期间,东北个别地区因天气问题出现了二次补种,但从目前玉米长势来看,偏高的气温及适宜的雨水对玉米生长十分有利,产区玉米长势良好。另外,虽然7—8月是玉米青黄不接的季节,但这两个月国内玉米期价上涨的概率并不大。统计国内玉米历史期价走势,其中7月份上涨的概率为33%,8月上涨概率为50%。从目前看,今年产区玉米长势暂未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而去年玉米增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供需之间的矛盾,所以如果7、8月份——东北玉米生长关键期产区没有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国内玉米就难以走出趋势性上涨行情。

    肉价高位风险不可忽视

    今年春节过后,国内猪肉价格一直呈不断上涨之势,尤其是近两个月以来,肉价一路飙升,并创下了近3年来价格最高纪录。此时肉价上涨会带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提高及玉米饲料需求增加。但补栏增加又会导致后期肉价上涨难以持续。此外,夏天也是猪肉消费淡季,市场需求量的减少也将限制肉价继续上行。再加之近期商务部表示将重点采取适时向市场投放猪肉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等四项措施稳定猪肉市场价格。笔者预计,随着后期肉价的逐步回调,市场对玉米饲料需求的增速将逐渐放缓。

    综上所析,因种植面积显著提高,国内玉米出现了补跌行情。虽然近期受市场技术性修正需求带动,国内玉米小幅反弹。但由于国内通胀水平不减,本轮反弹高度相对有限。投资者可在C1201合约的2250—2350区间内高抛低吸。 (作者单位:弘业期货)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