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源短缺被消费低迷抵消
国内玉米市场目前呈现表观供需偏紧格局,主要因玉米供给增长量难以弥补消费增长量,致使库存和库存消费比下降。由于2010年我国玉米产区遭受不利天气影响,虽然面积增加较多但产量增长有限,加之消费增长预期强烈,致使产区玉米销售价格一路走高,目前已经达到创历史纪录的2100元/吨。高企的销售价格提高了农民卖粮的积极性,但也使得2011年二季度产区玉米收购期过早结束。目前玉米主产区吉林等地区粮库和大型深加工企业均已停收,仅剩小规模养殖户继续收购散粮,农民手中存粮有限,造成产区粮源紧张。这是中期支撑玉米价格最主要的利多因素。
前期市场普遍预期养殖业消费增长强劲和深加工高利润将刺激消费,目前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此前有观点认为,随着国内生猪养殖业由散养户为主,转变为规模化为主的现代化模式,养殖结构的转变将推进工业饲料的发展。但实际上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上扬,养殖收益水平明显提升,使得国内生猪散养户的淘汰步伐暂时放缓,2011年玉米等饲料原料消费量并未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
随着政府对深加工行业的调控措施出台,深加工消费也受到抑制,市场预期的高利润导致产能扩张、消费大幅增长的局面短期内将不会出现。后期随着产业调整结束,政府可能会放开对深加工行业的管控,但目前来看,短期内玉米深加工产能急速扩张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综合分析,由于消费未如预期那样出现大幅增长,供需偏紧预期的利多效应将大打折扣。
旱情缓解,助涨因素消失
近期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遭受干旱天气影响,作为玉米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从播种期开始降雨量就少于往年同期均值水平,造成新作玉米出苗率平原地区仅有七成,山区更是不足五成,在粮源紧张的大环境下,减产预期推动期价进一步上涨。
但随着5月底长春、四平、吉林、松原等地区均出现30mm以上的降水,产区旱情得到明显缓解,随着降水缓解干旱,玉米期价上涨的助推动力将消失,但是若后期继续出现强降雨,产区由旱转涝,则玉米产量仍将受到影响,对期价的影响将视具体减产幅度而定。
短期面临调整,长期涨势未变
虽然粮源紧张这个中期利多支撑大打折扣,短期助涨因素干旱也随着降雨的来临消弭于无形,但玉米供需偏紧的长期格局并未改变。《2011中国粮食发展报告》中已经明确了我国未来粮食系统将面临供需偏紧的局面,虽然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实质意义的建议,但均属于长期规划,短时间内作用还不明显。
因此目前来看,玉米供需偏紧的格局还很难改变,虽然短期将会有所调整,但长期上涨趋势并未改变。对于投资者而言,建议前期多单持有者获利了结,并密切关注产区玉米天气,寻找新的入场时机。对养殖企业而言,因产区粮源紧张,每年7月份前后的补库期恐怕将会面临收购困难的局面,因此应在期价调整时积极入场在近月合约进行买期保值,一是锁定补库价格,二是在现货市场采购困难时可以选择在期货市场交割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