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新作大豆上市施压豆类市场
目前,南美大豆收割进展顺利,巴西和阿根廷新作大豆产量前景十分良好。据了解,巴西多数地区的大豆收割工作已基本结束,阿根廷农户也已完成了71.1%左右的大豆收割工作。随着南美大豆的上市,国内外大豆价格面临较大的季节性供应压力。与此同时,近日美国农业部即将公布5月份大豆月度供需报告,此次报告将首次公布对2011/2012年度的全球大豆供需的预估数据。受南美大豆丰产预期的提振,全球大豆供需偏紧的形势或将进一步改善,这也将对大豆价格构成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市场对南美大豆增产预期已有所消化,后期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数据对大豆期价的利空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到限制。
国家宏观调控预期遏制了市场做多信心
3月份国内CPI同比上升5.4%,这是2008年7月来的最大升幅。目前来看,国内物价仍面临较大上涨压力。据了解,4月份国内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2%, PPI则同比预计上升7%。
因此,加强对通胀的管理仍将是政府相关部门二季度的工作重点,估计相关调控政策仍会出台,这将持续遏制市场做多信心。首先,中国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企业面临经营效益下滑的风险,这将直接影响企业对后期经营的信心。
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52.9%,其中反映成本和资金压力的企业比重分别为42%和18.2%,两者均为最近两年的最高值,这显示出成本与资金压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其次,相关产业政策直接限制下游企业需求。
自去年政府开始调控国内物价以来,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就不断出台针对大豆及其相关市场的产业调控政策。继国家及地方的储备大豆抛售、限制国内小包装油提价等价格干预措施之后,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称,将限制大豆主产区以外的新增大豆压榨和浸出项目。
国内大豆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不利于大豆价格上行
从当前国内大豆市场供需来看,供应充裕而需求疲弱,国内大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目前,国内大豆2010/2011年度期末库存消费比在24.41%左右,处于近9年以来的高位,国内大豆市场供需面对大豆价格缺乏利多支撑。
供给方面,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较上月增加51.3%至351万吨,而4月份大豆预报到港量则为434.59万吨。随着国内大豆进口量的逐步回升,进口大豆的港口库存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截至5月9日,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库存约在610万吨。与此同时,为稳定国内物价水平,国家和地方储备大豆仍在有序地投放市场,政策性大豆供给压力较大。
需求方面,国内养殖业需求恢复缓慢,大猪存栏比例偏低,以及水产养殖刚刚启动使得终端饲料消费需求在短期内难有较大改善。目前,沿海油厂的豆粕库存高达150万—200万吨,油厂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化压力。而国内小包装油的限价措施和来自棕榈油方面的竞争更是使得处于亏损境地的油厂压榨动力不足。
市场对北半球新作供给的忧虑支撑大豆价格
北半球新作大豆已进入播种期,美国和中国的新作大豆播种进度和产区天气越来越受关注。在美豆期末库存紧张的情况下,随着后期市场对产区天气等季节性因素的炒作,大豆价格的长期牛市有望延续。
美国方面,尽管近期美国中西部产区的潮湿天气导致的玉米播种延迟对大豆市场构成了一定的利空影响,但长期来看,市场对天气因素的炒作对大豆市场的影响仍是利多大于利空。新作玉米的播种延迟是否会造成大豆的播种面积增加暂且不论,即使美豆面积确实增加,受玉米高于大豆的种植收益预期影响,玉米的播种延迟必将导致转种的大豆的晚播进而对大豆单产产生不利影响。在美豆新作产量不容有失的情况下,任何涉及到产量减少的题材炒作都将对大豆价格产生较强提振。
中国方面,新作大豆种植面积将减少已得到市场普遍认可,这将对大豆价格构成长期支撑。以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随着黑龙江春耕工作的展开,无论与种植粮食作物还是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今年种植大豆仍然不是农民的最优选择。以玉米为例,按照该省的一般水平,种植玉米亩均收入可达1400余元,而种植大豆亩均收入则只有500元左右。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幅度可能高达20%。
技术上,从连豆主力1201合约日K线图来看,该合约受前期低点4360元/吨一线支撑,如果后市期价能有效下破,连豆存在继续下探4220元/吨一线支撑的可能。但从期价运行过程中伴随的成交和持仓情况来看,价格走势和仓量指标呈现明显的背离现象,空头短线继续打压期价的意愿不足,市场将等待美国农业部5月份月度报告的指引。而从1201合约周K线图的整体均线系统走势来看,期价长期上行态势保持良好。在后期连豆探明底部企稳之后,长线多单可考虑逢低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