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产区价格坚挺趋升
受春播和农民库存水平偏低影响,近期东北部分产区玉米供应量呈萎缩态势,其中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价格略升。目前当地水分24%~25%的玉米农村收购价为1720~1740元/吨,饲料厂水分15%以内的玉米收购价为2040~2060元/吨,每吨较上周走高20元,农户库存约10%~20%,4月10日之后当地春播将逐步展开。
吉林长春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偏强。据悉,目前当地水分20%的玉米农村收购价为1740~1750元/吨,饲料厂水分25%的潮粮收购价1730~1740元/吨,水分15%的烘干粮进厂价2050~2070元/吨,与上周相比,上涨10元/吨左右。
南北港口市场阶段性承压
近日,北方港口部分贸易商出货意愿较前期明显提高,南方销区港口集中到港,需求不旺、观望情绪偏重,拖累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先后走软。目前,大连港内玉米平舱价为2160~2170元/吨,广东港口主流报价为2260~2270元/吨,水分15%,周环比下跌10~20元/吨。由于近期北方港口气温回升较快,部分贸易商担忧坏粮现象出现,加快销售进度,导致港口平舱价短期承压。
春耕展开上市数量减少
春分过后,东北地区气温逐渐转暖,备春耕活动已在部分地区逐步展开,在玉米收购价格一路走高的过程中,农民收益有所增加,因此,今年多数农民玉米种植意愿较为强烈。据悉,目前东北农民备春耕积极性较高,已经纷纷开始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许多地区已基本完成备耕活动。玉米上市数量持续减少,余粮下降速度趋于缓慢。
国内市场或阶段性调整
综合分析,近期国内多数地区玉米价格继续上冲的动能已明显减弱,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短暂回调,4月上中旬或将呈现阶段性调整行情。但鉴于当前大部农户余粮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且将随着时间推移稳步下滑,尽管后期国家仍会继续加大粮油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同时,新季播种面积大幅增加预期及天气趋势也会“人为”增加市场阶段性供应水平,但均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在今年新粮批量上市前我国玉米实际供应能力是令人堪忧的。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玉米进口成本一举站上2900元/吨大关,这意味着国内外价差再次扩大,粮价上涨预期将再次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