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商和零售商喜欢把粮价上涨归咎于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并暗示他们对此无能为力。他们声称大宗商品涨价反映的是全球市场的情况,因此除了接受别无它法。媒体的许多报道在提到粮食消费价上涨的同时也的确提到了谷物涨价了40-50%。我们认为,问题在于这种论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属实。
粮价并非“粮食的价格”
在经合组织国家内部,消费者购买的粮食与基础大宗商品基本无甚关联。早餐吃的羊角面包价格主要是生产、流通和零售这种面包所耗费的劳力成本决定的。把面粉做成羊角包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购买面包的价格无关。至于经合组织的粮价,其中70%到80%的粮食消费价与大宗商品价无关——相反(主要)反映用以加工生产食品的劳力成本。而在整个2010年,英美两国在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劳力成本大幅下滑。
消费者对粮价上涨十分敏感
不过消费者对这一结论的反映似乎很符合经济学原理“那又怎样?”消费者并不关心导致粮价上涨的原因。他们真正在乎的是粮食价格在上涨这一事实。
实际上,消费者对粮价上涨的关心并不理性。由于人们需要经常购买粮食,所以才对粮食价格非常敏感。不过在消费总体支出(重申:在经合组织内)内粮食的重要性总体而言偏低。通常只有大约20%的消费支出用于粮食与酒精饮料上。但由于大家都定期购买粮食,因此价格稍有变化消费者都会察觉。这意味着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往往夸大了粮食价格的重要性。
因此粮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如果消费者对粮价上涨过分敏感,那么政客们就得想对策。消费者也是选民,而政客们十分在乎选民怎么想。这意味着目前的粮价上涨有可能引发政治上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