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拉尼娜天气影响,阿根廷玉米生长受到炎热干燥天气的威胁,部分地区玉米作物已经死亡。阿根廷是位列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该国玉米产量形成对全球玉米供应影响重大。受此利多刺激,美盘玉米一路走高,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高。但此利多并没有提振国内玉米走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玉米市场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市场中,虽然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出现激增,但相对于目前1.6亿吨左右的年消费量,进口的玉米量难以改变传统的供需格局。储备肉上市,抛储拍卖遇冷,玉米市场需求不旺。
为了保障节日供应、稳定猪肉价格,元旦前后全国各地纷纷向市场投放储备冷冻肉。受此影响,往年“春节前涨,节后跌”的肉价运行规律在今年没有延续,猪肉价格止涨趋稳,甚至出现了微跌。1月5日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29日当周,全国猪价环比下跌0.63%至13.9元/公斤;商务部监测白条肉环比跌0.16%至18.21元/公斤;农业部监测仔猪价环比跌0.4%至18.54元/公斤。此外,冬至过后,传统腌制腊肉和灌香肠的高峰期结束,而年底又是生猪出栏高峰期和仔猪补栏淡季,所以今年节前与节后猪肉价格难言大涨,生猪养殖行业的饲料需求也将由此受限。
目前玉米市场需求不旺的另一个表现便是抛储玉米成交持续不佳。1月7日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的实际成交率仅0.1%,成交均价1560元/吨;移库玉米(含中央储备)的成交率为14.62%,成交均价1895元/吨。且抛储遇冷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一个多月,可见,年前国内玉米市场并没有出现供应偏紧的现象。
下游需求有限,而上游农户售粮逐渐积极。由于春节将至,为了偿还贷款和备至年货,东北产区迎来售粮小高峰。随着东北天气的转好,农民售粮及市场流通速度有望加快。目前,北方三个港口玉米主流平舱价在2060—2070元/吨附近,价格趋稳;南方的广东港口玉米因受到货量增多的压力,价格上行遇阻,15%以内水分新粮售价在2150—2160元/吨,水分14.5%以内优质陈粮售价2170—2190元/吨。
综上所述,虽然长期而言,在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下玉米需求将不断增加,但中短期而言,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及下游需求受限的影响下,大连玉米或将保持振荡趋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