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通胀率毫不意外地跨过了5%的红线,人们对如何控制通胀越发地敏感起来。
搞清楚这次通胀的起因是有效地控制通胀的前提。首先强调一点——不能把通胀统统归咎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当然,美联储这种只扫自家门前雪,然后把雪堆到别人家门口的近乎无赖的量化宽松政策,对我们的通胀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量化宽松压低了美国债券的长期利率,使得来自美国的钱取代来自日本的钱,成为世界套利资金的一个大源头,也就是热钱。这股热钱炒高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给其他货币带来升值的压力。而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通过影响我们的进口价格,推高了我们的通胀,同时升值的压力带来更多的套汇资金,也增加了我们通胀的压力。
但是,量化宽松从进口渠道影响国内通胀应该有个时滞。换句话说,量化宽松可能对于我们下一波的通胀有影响,而不是目前的这一波。同时,热钱自从2003年以来就从来没有消停过,我们严格的资本项目控制能在一定程度消除热钱的影响。
所以说,量化宽松对我国目前的通胀影响相对有限,而通胀的更大原因在于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固定的汇率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市场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从2009年7月重新固定,直到今年6月的二次汇改。固定的汇率对我国出口的刺激是不容忽视的:2008年的贸易顺差是历史新高,而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的顺差也是排名全球第二。未能及时对冲掉的顺差都形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而用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央票也在危机中停止发行了,同时,反危机的4万亿投资及后续投资,都对目前的通胀有决定性的影响。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通胀是由于我们自己的原因。既然是我们自己造成的通胀,我们就应该能够自己解决。事实上,我们的有关部门也在努力,现在来评评这些反通胀的政策吧。
首先看看下策:限价令、限购令等等的举凡限字当头的政令都是减少供给,推高中期通胀的下策。不久前,关于粮油企业是否因为限价令而停产,《华夏时报》与发改委就起了争执。
如果只对粮油限价而不对大豆等原材料限价,压榨企业肯定是要亏本的,停产就是个理性的选择了。停产了之后,市场供应减少,价格就更高了。如果对大豆等原材料也进行限价,粮油企业的利润保住了,生产没问题,但是大豆企业又得亏本,结果导致市场上没有大豆供应,粮油企业想开工都不行,结果是:限得越多,就有越多的企业停产,市场供应就越发减少,短缺经济就越严重。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最大弊病。我们在市场化改革已经三十多年的时候,还时不时,甚至越来越频繁地采用价格管制这种微观调控,扭曲市场体系中最重要的价格,“看不见的手”也就被搞骨折了。
其次,来看看中策:收缩货币供给。按照弗里德曼老先生的说法,所有通胀都是货币现象。当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通胀就发生了。这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就是周其仁口中的水和面的关系。当水多了,就应该把水给拿掉,水和面的比例才能重回均衡。央行的调整存款准备金以及调涨利率都是很好的缩水的行为。但是利率的调整远没有到位。利率和汇率的相对僵化使得国内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两大最重要的价格没法起到灵活调节的作用。用许小年的话来说,中国把利率和汇率两只脚绑得紧紧的,反而拄着存款准备金等的拐杖来走路,这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最后,看看调控通胀的上策: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增加国内商品供给;充分调整汇率,增加市场中的国外商品的供给。增加供给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打破垄断。我们知道在垄断的市场当中,商品的生产量被人为地控制,价格畸高,垄断企业收获最大化利润。而充分竞争的市场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市场,在竞争市场中,市场价格最低,产量最大,这自然对通胀有抑制作用。
同时,我们应该纠正被压低的人民币汇率,以增加我们的进口。每增加一个美元的进口,就能吸附6.8个人民币的流动性,这还没算上乘数效应。要是算上乘数的话,进口对控制通胀的效果就更大了。
要是能遵循这样的上策的话,通胀对我们反而是好事:国内产品供应增加,实际财富也相应增加,我们的GDP增加就不仅是名义的增长,而是实质的增长了。这恰恰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目的,否则,货币政策的扩张只能带来通胀而已。
最后加上一句:宏观调控通胀应该是央行的主要任务(甚至可以是惟一任务),发改委就不要插手了,发改委的价格管制只能是越帮越忙而已。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外汇储备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