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政策强势压制,玉米维持震荡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2-06  
     CBOT玉米期货昨晚收盘下跌,因出口销售迟滞且缺乏来自于小麦的支撑。昨晚小麦涨势消退后,玉米期价就因令人失望的出口销售数据下行。截至11月25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净销售为758,100吨,较之前一周减少8%,缺乏需求消息激励促使部分交易商在近期上涨逾3%后了结获利。3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244.6美元/吨,合人民币1631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372元/吨,比昨日跌29元/吨,比去年同期涨368元/吨。

    现货方面,据黑龙江绥化兰西县当地农户处了解,目前粮贩到农户手中收购价格为1500元/吨,玉米水分在25%左右,标准品干粮价格为1700-1750元/吨。另悉,就目前当地售粮进度来看已经有90%卖出。受到产区看涨气氛逐渐消退和产区局部地区震荡下行的引导,锦州港和鲅鱼圈港口收购价格已经有前期2030回落至目前1990-2010,水分在15%附近。相比之下,大连周边港口因集港欠佳,收购价格则稳定在2020附近。同时北方平舱价格也略有趋弱,目前整体平舱报价至2050-2070,但成交较少。在周边市场看弱后市以及在国储玉米对港口玉米分流的影响下,广东整体市场弱势气氛逐渐加重。东北15%水分玉米在港成交目前至2160-2170,但更多的水分在15%以上的玉米成交价格在2120-2150之间。

    今日连玉米延续窄幅震荡格局,9月合约收盘报2280,跌6元/吨,成交清淡,持仓量也继续减少。目前来看政策环境的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11月份国内CPI指数可能继续走高,加息阴霾尚未消除,而中央经济会议召开在即,市场普遍在预料中央的下一步调控意见,预计撤出的投机资金将观望等待。目前产区收购主体玉米收购数量不断增加,尽管今年农户惜售心理较强,但市场收购主体采购积极,玉米收购数量为近几年来最快。随着气温降低,玉米上冻脱粒增加,玉米上市规模总体扩大。就目前来看,期价阶段性走势更多依赖于国家收购政策及农民出粮节奏,短期内市场价格不具备大幅回升的条件。在市场没有明确回暖信号之前,玉米期价或将延续震荡格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