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政策调控下 玉米上涨空间或受挤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1-30  
     编者按:随着10月份CPI同比增幅再度走高,对通胀预期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紧缩,伴随的还有行政手段对物价上涨的干预。

    尽管在通胀背景下,商品价格上行态势仍会持续,但调控措施的不断出台,可能会压缩后期玉米价格上行的空间。

     10月份玉米上市以来,秋粮收购活动不温不火地展开,但玉米价格却呈逐步走高的态势。截至11月下旬,东北产区(吉林中部)中等玉米收购价已涨至1850元/吨左右,华北黄淮产区(河南北部)已达1960元/吨,均较上市初期上涨近200元/吨。

     虽然上市前看涨玉米后市已成市场共识,但上市后价格快速上涨还是让人吃了一惊。在中储粮收购被限制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各类企业需求旺盛,再加上农民惜售的推动,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政策层面调控压力始终伴随着整个收购过程,也是今年玉米收购中独有的特点。

    中储“退市”收购不缺主体

     今年夏粮收购市场上,中粮、中纺高调入市,与中储粮一起在小麦收购上形成多元主体竞争的格局,结果不断抬高小麦收购价格。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今年玉米收购伊始,国家就叫停了中储粮的贸易性收购。

    作为传统的收购主力军,中储粮的退市一度让人们觉得今年玉米收购价格有望趋于稳定,然而收购工作全面展开后,价格的上涨速度仍足以让人目瞪口呆。其中,饲料养殖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自然成为收购的主力军。

     另外,在普遍看涨后市的背景下,今年玉米收购市场上,仓储贸易商也显得比较活跃。中粮在东北产区和华北黄淮产区全面展开收购,中纺、华粮以及外资企业也都不含糊,甚至有一些与玉米产业链关联度不高的企业集团也都涉足玉米收购。饲料养殖、玉米深加工以及贸易商共同形成了玉米收购市场上群雄并起的格局。

    上涨预期农民惜售依旧

    农民惜售在近几年的玉米收购中都有表现,但今年惜售心理格外强烈。一方面,由于近两年玉米价格在收购过程中持续走高,使得先卖的农民吃亏,加剧了农民持粮待售的心理;同时,农民收入多元化,变现需求弱化也给惜售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在通胀预期下,生产、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反馈到玉米生产这一层面,农民也都希望玉米价格能进一步提高,以保证种粮收益不缩水。在这双重影响下,一旦出现持粮待售,受羊群效应的影响,其效果就会进一步增强。

    另外,上一年度玉米减产,国内供需偏紧,企业库存普遍紧张,这也导致在今年玉米上市初期,加工企业、贸易商都展开了扩张性收购,收购价格持续走高。由于具有卖跌不卖涨的心理,收购价格的不断上涨正好激发了农民的惜售心理,而前期玉米价格涨至历史最高价位,也成为农民对后期价格的参照标准:即达到或超过前期玉米价格。

     目前,部分产区玉米价格已经涨至前期高点,玉米上市数量开始增加,价格企稳,局部有所回落。后期,随着玉米上市量的进一步增加,玉米收购价格或有小幅回调的可能,但幅度有限。

    需求旺盛企业抬价收购

     今年以来,消费需求旺盛一直支撑着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由于下半年生猪、禽蛋价格稳中走高,养殖利润较上半年明显改善,玉米饲料消费持续恢复。在玉米上市后,饲料企业原粮库存基本枯竭,收购积极性较高,为了保证日收购量,满足开工率,提价收购成为惟一的选择。在一些饲料养殖业发达的地区,饲料企业的收购价格自然成为玉米市场价格的风向标。

    不过,在玉米深加工集中的地区,饲料企业更多地表现为被动的提价收购,当前玉米深加工丰厚的利润,也使得其提价收购的底气更足。按照当前玉米1800~2000元/吨的收购价和淀粉3100元/吨的出厂价粗略估算,淀粉的加工利润在300元/吨以上,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后期,在通胀的背景下,终端消费商品的涨幅明显超过玉米原粮价格的涨幅,企业加工利润丰厚保证了市场对玉米原粮的需求,这也将是后期玉米价格强势运行的有力支撑。

    政策调控玉米首当其冲

    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通胀预期骤然紧张。如果说10月份加息仅仅是试探性的调整,那么10天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针对稳定物价出台的“国十六条”等政策、措施,则都显示国家对管理通胀预期的决心。

     粮食作为百价之基,尽管不是通胀的根本原因,却一向都是政策调控的主要方向。而作为供需偏紧、近期表现抢眼的玉米,更是成为政府的主要监控目标,以至于在今年玉米收购过程中,调控、监管都明显加强。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确保供给、完善补贴、增强调控、加强监管等措施稳定当前物价水平,并且点名提到了玉米价格,提出了“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同时,国家发改委也下发了《关于对玉米深加工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清理的紧急通知》,以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过度扩张对玉米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今年的收购市场上,国家粮食局也将对秋粮收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严把粮食经营者的收购资格,并再度明确了最高库存量义务等。同时,在竞价销售市场上,增加中央及临时储备玉米投放量,并修改了跨省移库玉米交易细则,严控玉米购买资格和采购数量,防止过度投机对价格的不利影响。

     目前来看,调控措施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效果:竞价交易政策性玉米成交量回落,成交价下跌,同时市场观望心理有所增强,玉米价格开始趋稳。但市场通胀预期尚未改变,而玉米供需偏紧更是决定价格走势的根本因素,调控措施可能会在阶段内压缩价格上行空间,但不会改变上行态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