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势尚未结束
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俄罗斯小麦减产引发的全球粮食供应忧虑仍在持续并不断演化,USDA持续下调玉米单产,同时上调美豆、美棉出口。我们认为,农产品价格联动性在大幅增强,且“中国因素”会长期存在,这些特征在今后亦会持续,尤其是个别品种基本面异动,其成为价格波动导火索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
从价格波动角度来看,6月底至今农产品价格本轮涨势并未结束,但可能进入最后的飙升阶段。美玉米、美豆接过美麦的上涨接力棒,持续推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农产品基本面较同期基本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等利多,且随价格上涨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较基本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等更具比价优势,2010年中相比2009年初,除农产品外其余品种均有较大幅度上涨。资金介入基本面和比较优势明显的品种也就在情理之中。国庆节至今,CBOT和NYBOT农产品多个涨停板就是最好的说明,同时不少品种基金净多持仓更是超过了历史高点。
调控或引来拐点
价格上涨后总有回调,我们认为国内政策面调控出台将会带来本轮价格拐点。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直接关系民生,对其进行局部调控是可行的,也是势在必行的。相关官员已在公开场合表明今年国内CPI将超过3%,同时各类食品轮番上涨,年底前价格调控压力非常大。我们认为国内加息周期可能已经开启,但是年底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较小,而针对食品、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措施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调节,因此行政手段或成关键,通过规范现货市场贸易和交易,避免更大规模的囤积哄抬,以暂时稳定现货为主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亦会抑制期货投机。
另一方面,增加供应,即使在量上无法实质性扭转缺口。国储菜籽油345万吨、国储豆油350万吨、国储大豆500万吨、商业港口大豆库存600万吨等等这些都将是调控的潜在运用对象。相对于年表观消费超过6500万吨的大豆而言,国储量不可能完全进入流动,部分国储大豆抛售亦并不能在供应上实质解决市场看涨氛围,但除了行政指导就是抛储,而且只有豆类油脂储备相对可观,其余农产品储备有限或低于预期。抛储可以理解为利空性的政策性调控,但也可解释为需求强势中的利空出尽,所以倾向于抛储是价格调控的组成而非全部。
全球性通胀或难以避免,长期的农产品牛市并未结束,天气因素等炒作将加剧一定时间范围内价格波动。由于短期资金推动型上涨的顶部较难预期,建议操作上顺势而为,在政策导向明确前仍以多头思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