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国内经济数据的出台,使得市场对宏观调控的预期更为强烈,但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态势短期难以改变,而期货市场各品种的运行也将在维持原有节奏的基础上,强弱更加分明。
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裕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增长4.4%,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4.0%,PPI同比增长5.0%,高于市场预期的4.5%。此次CPI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所推动,但近来导致通胀产生的因素出现了结构性转化的迹象。
从国际环境上来看,由于前一阶段美元持续贬值以及最近美联储推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油价、国际金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中宽松的流动性所导致的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使得近期对矿产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囤积和抢夺战不断升级,导致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加大。从国内来说,近期购进价格指数和PPI的上涨势头很猛,特别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价格从8月份开始快速上涨,到如今PTA等化工产品的价格攀升,由PPI向CPI的传导压力也在加大。
从货币供应来看,M2同比增长19.3%,M1同比增长22.1%,M2-M1的剪刀差出现了调转的迹象,说明市场中资本流动性仍显充足。尽管外管局一再强调中国市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热钱流入现象,但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市场中的流动性依旧充裕。
我们认为,今年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较低,原因是目前国际市场中的主要经济大国仍旧采取低利率的宽松政策,中国屡次加息会导致大量的不平衡交易。美国、欧洲方面如果今年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加之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刚刚上调,年内加息的概率明显下降。
数据对商品影响不一
最近两日发布的海关和统计局数据对国内商品期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产品: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0.1%,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10月份,大豆、豆粕、玉米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大豆上涨2%,豆粕上涨4.73%,玉米上涨6.31%,豆粕、玉米的上涨推高饲料价格,传导至养殖下游,促使生猪、猪肉价格的高企,加剧通胀的压力。10月份棉花价格暴涨25%,替代品化纤涤纶跟涨,布料衣服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不过,CPI数据高企引发宏观调控以及行业调控预期,农产品面临高位回落风险。
对于油脂品种来说,目前价格上涨已明显加快,豆油已经突破10000元/吨,棕榈油逼近9800元/吨,后期政府为了平抑物价,很可能会出植物油抛储政策,其中最为可能是豆油,目前国储豆油库存比较充裕,商业库存也比较大,一旦出现抛储行为,将会对豆油价格产生利空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油脂市场的价格。不过长期来看,由于近两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频出现以及部分油籽播种面积的减少,导致全球油籽及植物油产量增长缓慢,甚至部分植物油及油籽出现减产,而全球人口却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印度、中国等大国人口增长更为迅猛,这些国家同时又是植物油的主要进口国,势必导致未来油脂需求的倍级增长。在供求严重失衡的背景下,未来油脂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
能源化工板块:加息预期增强,对于如塑料、PVC等前期涨幅比较大的品种而言利空影响较为明显。从外贸数据来看,10月外贸顺差减少了6.7%,近期进口增速不如预期强劲,大宗商品原油进口量下降尤为明显,10月原油进口量1639万吨——创19个月最低,原油进口的减少对塑料的影响较为明显,会直接导致塑料上游乙烯原料的减少,从而可能会造成塑料产量的缩减,或将形成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对价格有一定利好影响。
金属板块:受八、九月美元走弱的影响,有色金属内外盘比价走低,导致十月的有色金属进口量减少。加上国内产量的减少,从而推高了国内有色金属价格。而随着11月第二轮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确定,有色金属价格进一步上升,使得本月沪铜、沪铝和沪锌分别上涨了10.79%、3.77%和7.54%,并且伦铜和沪铜纷纷创出两年多来的新高。在国内有色金属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外加进口不足和流动性泛滥,最终导致了当前的有色金属高价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