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玉米收购价格涨势难止 农民惜售心理不减反增
自今年我国北方产区新玉米上市至今,各地新粮收购价格持续呈上升态势,11月份以来,北方大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的周涨幅均可达20-60元/吨。目前吉林省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干粮挂牌价普遍在1800元/吨以上,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更是全线站上2110元/吨。虽然立冬已过,北方产区天气降温且降雪陆续出现,玉米脱粒容易,但随着市场收购价格的一路走高,目前北方农民持粮观望的心态有增无减,销售期预计将推迟至春节之后。产区农户的普遍惜售也就导致目前市场可供流通的新玉米数量十分有限。
跨省移库玉米投放增量 拍卖成交数量大幅回升
受产区玉米收购难度不断增大的影响,加上北方铁路运力持续紧张,因此近来关内地区的新粮到货普遍较少,而陈玉米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消耗之后,目前可供市场流通的数量则更加有限。同时,目前国内畜禽养殖效益普遍较好,因此饲料玉米消费受到提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多数企业面临着玉米采购难的现状。在现货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跨省移库玉米拍卖又受到追捧。本周二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总量为150万吨,实际成交量也达到113万吨,成交率76%,均创下今年跨省移库玉米拍卖至今的最高水平。由此也可进一步反映出销区市场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
后市关注
国家秋粮购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国家粮食局于11月4日发布《关于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公布六大严厉措施整肃粮食收购市场。包括:在秋粮收购期间,各地要对各类粮食收购主体的粮食收购资格开展一次全面核查;对跨地区从事粮食直接收购或委托收购,未在收购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未按规定报告粮食收购数量等情况的经营者,要停止其粮食收购活动,并视情节由发证机关暂停或取消其收购资格;要求各地要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本地区规定的最高库存量的具体标准,对从事粮食特别是粳稻、玉米等重点品种收购、加工和销售的经营者逐户核定企业商品粮最高库存量,并定期进行检查。这些措施的出台,短期内来看可能是为了防止某些主体过量囤粮,但从中长期来看,限定各方主体(包括国有粮库)的最高库存,势必加剧后期玉米供应的紧张程度,为此后价格的上涨埋下隐患。
农产品轮番涨价引发通胀预期增强
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整体价格重心不断上移,在引发市场强烈关注的同时更是增强了市场对通胀预期的担忧。继8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刷新22个月以来历史纪录,9月份的CPI继续顺延了7、8月份的上行态势,且涨幅再创新高(9月份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作为国内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今年的收购价格也是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以吉林长春某大型深加工企业为例,今年该企业的新粮开秤价为1750元/吨,较去年同期提高300元/吨,且眼下已涨至1860元/吨。
后市判断
综上所述,虽然今年我国玉米产量恢复性增产明显,但造成当前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成交大回暖的主要因素在于市场收购价格一路攀升,以致农户产生强烈的惜售心理。因此,在国内玉米供需依然不断趋紧的大背景下,其牛市格局仍难改变。倘若短期产区农民的惜售心理依然强烈,那么下周的跨省移库玉米拍卖成交量仍有望保持一个较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