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多元主体提价争收现象初露端倪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1-04  
     目前,东北地区新玉米的收获已经基本结束,虽然今年当地玉米总体喜获丰收,但由于农户普遍存在强烈的惜售心理,因此,市场实际供应量十分有限。而在需求旺盛、货源紧张的推动下,南北各地贸易商和用粮企业目前已陆续开赴东北产区进行收购,市场价格也在此前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多元化主体提价争收的现象已初露端倪。

     玉米收购价格明显上涨

    受天气因素影响,今年我国北方产区玉米收割时间较往年同期推迟5~10天,这是导致目前产区新粮上市量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由于天气条件不利于降水以及农民普遍存在惜售心理,今年产区玉米上市量迟迟不见明显增加。

    受新粮上市推迟且收购困难的影响,一些销区用粮企业只得再度将采购目标转向陈粮市场。而去年我国玉米原本就已因灾大幅减产,加上历经一年多的消耗,市场可供流通的陈粮数量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一周来,我国产销区新、陈玉米现货价格普遍上涨。

    截至11月2日,郑州地区饲料厂水分15%以内的新玉米收购价为每吨(下同)1940~1960元,福州地区优质东北陈玉米码头价为2180~2200元,均较上周末上涨20元;吉林四平水分14%玉米挂牌价1840元,上涨30元;河北衡水饲料厂水分15%以内的新玉米收购价1960元,上涨40元;山东济南饲料厂水分16%以内的新玉米收购价1920~1940元,上涨60元。

    收购市场再现火爆场面

    目前,虽然东北地区国有粮库暂无入市收购迹象,但当地玉米市场的收购场面仍将火爆异常,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东北深加工企业和南北饲料企业间的竞争、东北贸易商和当地用粮企业间的竞争、东北饲料企业与南方饲料企业间的竞争。尤其是目前东北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收购热情更加高涨,究其主要原因:一是近来美国玉米价格不断冲击6美元大关,这为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产品出口提供了契机;二是近来国内白糖价格大幅飙升,作为替代品的淀粉糖需求量将会明显增长。因此,本周以来,东北一些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率先上调收购价格,且涨幅在30~50元之间。

    短期市场仍有震荡风险

    据悉,目前东北部分地区玉米上市量较此前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当地玉米收购价格快速上涨达到了部分农户的心理预期。但由于市场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影响了多数农户的售粮心理,因而导致农民整体售粮时间向后推移,观望氛围较10月份更加浓厚。

    为增加市场有效供应,稳定粮价,本周二(11月2日),国家政策性玉米拍卖总体提高至180万吨,较上周增加20万吨,其中,东北地区国储计划销售量78万吨,跨省移库玉米投放量100万吨。虽然有关部门对玉米市场的调控决心仍未改变,但拍卖增量对抑制当前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上涨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仍有待观察。

     随着销区陈玉米货源不断减少、新粮到货持续不足以及产区收购价格逐步抬升,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用粮企业赶赴东北产区进行战略采购,届时必将形成多元化主体争粮的局面,并推动价格进一步走高。不过,由于国内白糖、棉花等价格近期出现大涨,引发了市场对通胀压力的进一步担忧,国家有关部门可能会采取相应调控政策来稳定市场。

    加上11月份东北玉米上市量可能增加,因此,短期国内玉米市场仍有一定的震荡风险,须谨慎对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