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对看多农产品的投资者显得极为有意义,在度过一个轻松的假期后,还收获了一份“意外”大礼。10月8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新的月度供需报告,报告同时下调美玉米大豆单产、产量及库存,利多报告给多头带来坚实的信心,推动美玉米、美豆等多个农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大多触及涨停。在外盘农产品价格狂飙的拉动下,国内农产品乃至整个商品市场在11日整体表现出浓烈的多头氛围,玉米、油脂油料等农产品开盘后迅速冲至涨停板,多头们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轮农产品狂飙行情在意外的背后存在一定的必然,首先,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欧美多数国家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并未完全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大量流入股市及大宗商品市场,从而推高国际商品价格,农产品首当其冲。其次,今年全球各大农业生产国遭遇了各种自然灾害,粮食供应问题再起担忧,同时也为资金提供了炒作题材,投机基金持续涌入农产品。
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对于农产品,我们中长线依然看多,但短期来看,可能面临一定的回调风险,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将加大国家调控通胀的预期,对农产品价格造成一定压力。从技术上来看,也存在回调的要求,这一轮急速拉涨的行情来得过于猛烈,一些获利盘可能出场。就玉米而言,由于我国玉米基本自给,国内玉米与国际玉米价格关联性较低,但在此次农产品整体上涨的行情中,玉米也在资金推捧下一举上冲至2100元/吨之上,创下历史的高位,但作为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的大宗农产品,受资金助推的大幅上涨已经孕育了一定的风险。随着利多因素推动作用减弱以及调控预期的加强,我们认为玉米存在回调的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国家控制CPI的目标来看,农产品价格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家同时面临人民币升值与通胀的双重压力,在如此复杂的经济背景之下,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压力加大。自7月以来,国内粮油价格持续攀升,猪肉价格也迎来周期性上涨,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我国8月CPI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成为CPI涨幅扩大的主要推力,8月当月,食品价格上涨7.5%;由于国内食品价格继续上升以及节假日因素,市场对9月CPI预期普遍较高,因此政府调控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加强。今年年中时国家相关部门就针对农产品价格出台了多个涉农文件,旨在调控农产品价格,打击投机者恶意炒作。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原料,对猪肉价格影响极大,而猪肉价格是CPI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玉米也是国家控制的重中之重,国家从4月份就开始玉米抛储,其时尚处于农户售粮旺季,这也反映了国家稳定物价的决心。因此这一次玉米价格在短期之内出现如此巨大的涨幅,可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而刺激国家加强对玉米市场的调控。
其次,虽然今春我国玉米播种遭遇坎坷,但今年玉米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且后期天气利于玉米生长,我国玉米丰产已成定局,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0/11年度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一年度增加10万公顷,单产预计较去年增加0.114吨/公顷,因此2010/11年度我国玉米产量将达到1.69亿吨,较上一年度增加2%。目前玉米的集中上市将大为改善前期供应紧张的局面,虽然国储库进行补库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新粮供应的压力,但是从大连玉米历史走势来看,玉米市场呈现明显的春季高点和夏季高点,但在每年新玉米上市之际基本上都会出现季节性的低点,目前国内玉米收割已接近尾声,后期销售压力会不断显现,在集中上市的压力下,玉米市场存在回落的可能性。
再者,从国际农产品期货走势来看,近期美玉米和美豆的走势都很强劲。美玉米自9月初以来受单产下降预期推动一路走高,并提振了美豆市场的上涨,但2010/11年度全球大豆供需状况较上一年度明显改善以及美豆丰产前期一直压制美豆的反弹,近期美豆受USDA10月利多报告的刺激大幅上涨,但在经过大幅快速上冲后美豆上涨动能有所减弱,短期内获利平仓盘拖累期价的上涨。而从美豆与美玉米的比价关系来看,目前两者的比价处于低位,美豆上涨受阻及比价的回归短期使美玉米面临回调压力。而从美玉米自身的基本面来看,前期上涨除受单产下降预期推动外,汽油中乙醇添加比例由10%提高至15%的生物能源政策预期也是推动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美国环保局(EPA)最终公布了调整政策,15%的添加比例主要针对2007年及在这之后生产的新车,与市场预期的将针对所有车辆提高乙醇添加比例有所偏离。随着能源政策的尘埃落定,政策预期对玉米市场的推动作用将大大削弱,而作为大宗农产品,短期内急涨后也将面临一定的回调风险。
综合而言,我们对农产品中长期维持偏多的看法,但在国庆后的这轮狂飙行情后,投资者的热情将有所消退,获利盘的出场可能对市场带来压力,而农产品此番大幅上涨也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近期油脂抛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政府将在必要时调控农产品价格的一种表态。尽管国内玉米抛储已基本成常态,但如果玉米价格大幅继续上涨,不排除后期加大抛储力度的可能性。在宏观环境方面,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其他国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我国短期内加息的难度加大,在维持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要实现对通胀的控制,农产品或将成为调控的重点。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玉米市场存在较大的回调压力,玉米在2150处压力较大,在操作上可适当短线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