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大商所组织、中国玉米网领队的18个人组成的考察团在10日开始了东北玉米收获期实地调研的第一天。从长春出发,途径洪水重创地永吉,再经过舒兰到达榆树,考察团发现这些地区玉米收获已经过半,单产水平较09年有较大的提高但却差于08年的水平,而前期洪水影响是局部的。 考察地区产量不大,却是市场关注点 我们考察的吉林市虽然玉米年产量在300万吨左右仅占整个吉林全省的14%,比例不大,但却由于在今年夏季洪水冲毁庄稼而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因此吉林市的永吉就成为了首站考察点。 考察发现洪水冲毁的是河道两边的田地,被洪水波及地有20%绝收,但整个永吉县占整个吉林玉米产量的比例在2%左右,如果再考虑到洪水影响的区域就更小,因此洪水影响有限对今年产量影响比较有限。 单产差于08年 09年整个吉林省遭遇了干旱单产水平创了近几年的低点,2010年虽然没有干旱但春季的播种延迟以及后期授粉期的多雨都导致了今年这几个地区的整体单产水平并没有超过08年。 表1.各地区近今年单产情况对比
图中是考察途中最好的玉米生长状况,相比于08年还是有差距,因此这几个地区今年的单产水平较09年有所恢复,但差于08年。且这些地区由于在去年经历了干旱,因此种植的品种都是抗倒伏性略差单产水平高的先玉335品种,倒伏现象的发生拉低了整体单产水平。 种植成本提高 今年这些地区的种植成本略有提高,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以及种子费用上面。不算人工成本每大亩的成本在340-350元/亩,与去年变化不大;但是如果计算上人工成本的增长,白山乡的农民告之每亩成本将增加300元。比如,掰玉米棒子的人工费,去年60元/人今年上涨至80元/人。 质量好于去年 今年价格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优质玉米占比较少,所以今年玉米的质量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考察这几个地区玉米质量好于去年,但由于还没有烘干无法从等级上进行准确判断。从湿粮的状况看,遭遇病虫害较小,大部分地区玉米水分小于去年,瞎尖玉米量小。 新粮收购未开始,各地售粮时间不一致 从吉林到永吉到舒兰,这些地区农民反应当前没有玉米收购现象的发生,提前预定收购的现象更是没有发生。农民都在等待贸易商的报价收购,但对售粮时间各地表现不一。部分地区储粮条件较好有木制或者铁制的篓子,农民都会等待来年的5、6月份实在不能储存的时候才卖粮;而如果没有篓子的农民将会在收获期一个月或者春节前,最晚过完年的农历2月就得出售,因后期温度变高不易储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搭篓子的农户占比逐渐提高,因此往后拖延售粮的习惯在逐渐的养成,对贸易商想在粮食集中上市压价收购的愿望是一个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