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CPI上行有5种情形:价格向价值回归过程中的物价上行;资源货币化过程中的物价上行;由商品供不应求引致的物价上行;由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引致的国内物价上行;由货币发行过多引致的物价上行。这5种情形中只有第五种属于“通胀”。
通货膨胀的基本定义,是因为货币发行过多引致的物价普遍且持续增长。王国刚说,1998年以后的10多年时间里,我国CPI上行,不能和通货膨胀划等号。具体来看,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的CPI上行(在2004年8~9月CPI增长率曾高达5.3%),主要是由粮食供不应求引致的;2007~2008年的CPI增长率上行(在2008年1~3月CPI增长率曾高达8%以上),主要是由猪肉及肉制品价格上涨引致的。与此同时,非食品类产品的价格上涨率处于负增长走势或者年增长率不超过2%,因此,均不属于通货膨胀范畴。
王国刚说,要有效落实管理通胀预期,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我国的价格走势。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上行是客观规律。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在于抑制这些产品价格上涨,而在于熨平这种价格上涨走势,以防价格上涨过快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今年,我国将继续调整价格长期过低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其中包括水、电、燃气和交通等价格,调整的总趋势是价格上行。这将促使CPI增长率的上行。另一方面,年初南方多省区发生罕见旱灾,北方持续低温;5月份以后,20多个省区发生严重洪灾、泥石流等,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挑战。如果随后不能克服这些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那么,CPI增长率上行有可能超过3%。但这不是通货膨胀,不可能通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予以预防和消解。
其次,要正确地选择对策。面对通胀,应当选择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如果不是通胀,只是农产品、资源类产品的价格调整所引致的CPI增长率上行,就不能简单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通胀预期”就是要正确分析CPI上行的成因,不要贸然改变货币政策取向,给经济运行和金融活动带来负面导向。
第三,不能套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CPI上涨幅度控制指标来对应我国的CPI变化,不认真探究成因,就可能造成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