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内玉米期货市场主力合约1105高开后一度快速上冲,盘中最高冲至2070元/吨,创下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两年半以来新高,终盘报收于2052元/吨(此价格也恰是2008年3月初创出的历史高点),成交量大幅增加并突破50万手,持仓增62754手。
“最近两天,东北地区普遍降温,诱发市场对9月23日之前黑龙江和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可能出现早霜的担忧,进而促使资金在期货市场大举买入,推升玉米价格创出历史高点。”万达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葛欢娜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东北地区历史上早霜最严重的一次出现在1989年9月中旬。当时,黑龙江除三江平原东部外,全省73个产粮县(市)有53个县(市)相继出现早霜,粮食减产约2.5亿千克。吉林省初霜日期比常年提前10天左右,大秋作物籽粒饱满程度受到影响,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内蒙古兴安盟、赤峰初霜比常年偏早2—7天,全区有28万公顷农田遭到冻害,成灾25万公顷。
显然,国内本已供需紧平衡的玉米市场再也难以经受任何的风吹草动,一旦东北玉米主产区出现早霜天气,将对当前正处于定浆生长阶段的玉米形成影响,进而导致今年东北玉米主产区可能再次出现减产的境况。据记者了解,早霜对于东北秋季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物饱满度上,一旦出现早霜,大豆、玉米等作物植株将死亡,导致水分难以输送到籽粒上,使秋季作物饱满度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造成产量、质量下降。
为了解当前可能的早霜天气情况,期货日报记者致电吉林省榆树市一家玉米收储企业,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晚上温度7—8℃,白天20℃以上,玉米基本完成鼓粒,生长形势较去年大为好转。“未来10天,只要不出现重霜,轻微霜降对于玉米生长影响不大。”从当前来看,榆树周边地区玉米生长不错,但是水分略高,检测显示玉米含水量为35%—36%,这段时间还需要白天温度再高点适当降低一下玉米水分,这样今年玉米才会是一个好收成。
吉林省公主岭市响水镇响水村王姓村长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尽管当前温度已经降低,但玉米已经定浆,就算出现霜降,也只是影响玉米质量,对于产量影响不大。同时,该村长还表示,今年玉米长势不如去年,经历8月份的洪涝灾害之后,“受水泡影响,不少玉米出现棒短小、秃尖等现象。”
对此,葛欢娜认为,每年都会有早霜威胁预期,截止时间点在秋分的9月23日,如果当周没有出现霜降,本年度玉米就会丰收。当前新玉米即将上市,部分饲料企业备有充足的缺口期库存,这些因素都不支持价格过度上涨。如果当前玉米价格居高不下,将对下年度国家补库形成影响。昨日的期货市场玉米价格大幅增仓上涨可以视为避险资金涌入所致,玉米基本面情况并没有出现重大变化。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玉米市场人士和种植者都在密切关注未来10天东北的天气状况,尽管当前玉米生长处于后期,但是霜冻的影响还是成为悬在市场头上的一把利剑,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市场恐慌心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