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独家视点 » 正文

不必担心粮食短缺粮价上涨未必致通胀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9-08  
     近日,国际粮食市场又是波诡云谲,如同2008年的情形。如果传统粮食出口国的政治家不肯担当国际责任,其政治行为将帮助投机商人给世界经济带来损害。2008年及后来中国能够稳定粮食和食品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与政府积极披露市场信息、防止社会恐慌有关。

     关于粮食,眼下舆论焦点是:中国的粮食短缺吗?粮食涨价会导致通胀吗?我国近几年人均占有粮食约400公斤,远远超过人均口粮的需要,其中约一半被用做了饲料和工业原料。即使遇到今年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降,完全可以让粮食涨一点价,增加养殖业和工业的用粮成本,使刚性需求很强的口粮供应得到满足。我国还有大量粮食库存,再加上政府调节,我们根本不必担心粮食短缺问题。

     至于粮价和通胀的关系,也有需要澄清的地方。我国食品原料的销售额占GDP的10%左右,但由这些原料转化为食品的最终消费和服务的销售总额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则要超过30%。仅仅从统计关系看,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肯定对价格总水平有影响,但是,若要分析因果关系,特别是分析产品链上的间接影响,则要复杂一些。

     现代农产品生产周期变短,直接来自市场的投入品大大增加,同时,部分农产品又会是其他相关产业的原料。这样一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就和其他商品的价格有了极大的依存关系,与价格总水平也有关系。

    农产品自身因素导致的价格变化对总供需平衡的影响,要小于总供需平衡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如果农产品成本上升,会引起农产品供应减少,农产品的供需平衡会发生变动,即使需求不变化,农产品价格自然会上升。这种上升有合理性。如果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会造成后续农业生产持续减产,农产品供需的积极平衡也难恢复。即使粮价涨了,如果货币政策得当,消费者可能减少其他消费,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社会总需求不一定增加,从而通货膨胀不一定发生。

     如果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又有关于粮食短缺的谣言流传,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消费者动用储蓄,大规模囤积粮食及其制成品,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必然产生总需求的扩大,从而导致通胀。这种情形发生的关键,是消费者是否动用以往储存。消费者究竟是否这样做,跟社会舆论有关,也跟商家炒作或囤积居奇有关。

    通过抑制食品价格过度上涨,将总需求控制在合理规模内,我国控制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