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看到,目前政府直接干预物价的领域,或者市场规模有限,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易受扰动,或者定价机制存在缺陷,多为改革不完善的结果,比如,房地产、医药。如果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改变商品轮番涨价的局面,反有可能使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出现更多掣肘,使市场化改革放缓。
在过去20多年间,中国的价格政府管制已逐步让位于市场机制。
到本世纪初,95%以上产品的价格已由市场自主决定。尽管如此,直接干预价格的做法并没有遁形。对价格实施直接干预,似乎每一次都理由充足,而吞下价格干预的“止痛片”,其负作用则在累加之中,最严重的后果便是市场预期紊乱,供求平衡遭到破坏。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价格违法行为与人为扭曲市场交易之间界线并不很清晰。《价格法》等法规系主要执法依据,但相关法规在恶意囤积、哄抬物价等行为认定上规定含混,这不仅为不法经营者留下空子,也为公权力越位提供了理由。
通常价格水平的波动只有两种可能,单个产品价格变动可能是其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普遍的价格变动更可能是货币现象,即宏观问题。中国当前的价格上涨现象在不同产品间迁延,即主要是货币现象,起因为货币政策。
2009年中国经济强劲反弹,财政政策固然有重要作用,但极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更起到主要作用。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达9.6万亿元,相当于正常年份的两倍。2010年,信贷政策有所收紧,但仍可能突破央行7.5万亿元的年度目标。这表明,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不会很快改变。政府也许能通过行政手段将某个商品的价格暂时打下去,但泡沫一定会从别处冒出来。
在此波物价上涨中,游资炒作受到严厉抨击。但从经济学角度看,货币如此之多,而实际存款利率已成负数,绝大多数投资者很难持有现金,而只能在国内市场流转。股价和房价去年已经大幅上涨,当前面临下调的风险,游资轮番炒作大蒜、绿豆等产品的原因即在于高流动性和负利率的合力。
面对如此复杂的宏观经济局势,我们有理由对经济出现滞胀风险感到担忧。对症下药的解决之道,首先在于收紧银根,吸收过多的流动性;其次在于切实推进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惟此,才能避免“滞”与“胀”相互刺激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