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收购造成需求旺盛假象
今年夏粮收购主体除了中粮、华粮等巨头外,外资企业也加入到收购行列。世界粮油巨头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出资的“益海嘉里”粮油项目正式落户中原粮仓。今年益海嘉里首次在山东、石家庄等地区介入粮食收购环节,而且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一般每斤高5厘钱左右。收购主体的多元化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外企的加入对我国的小麦供求市场会不会产生巨大影响。
据了解,外企收购小麦,主要用途是用于处于小麦相关产业链第四阶段的食品加工,食品加工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我国国内。也就是说,外企的小麦收购,属于我国小麦供求环节上新的丰富,而不是单纯的内购外销减少市场的供给,并且外企小麦收购量也很少。根据益海嘉里的一位人士表示,“益海嘉里今年的小麦收购量仅占国内产量的2.6‰,量是比较少的”。因此外企收购对我国的小麦供需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只是一种暂时的需求紧张的假象。
由此可以看出,外企的加入,丰富了我国小麦市场主体,是我国小麦供求链上的又一个有益的补充,也是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和开放的必经道路。但它的加入,从我国小麦市场总体供求层面上来讲,影响还是很小,不会影响麦价的长期走势。
周边农产品涨价的烘托作用
从外盘来看,近来,美国商品期货价格出现了持续一个多月的上涨趋势。其中美小麦期价在7月份涨幅高达32%。美小麦带动了玉米、棉花等主要期货品种价格的上涨,是其他农产品期价上升的主要推动力。这些农产品期价的上涨,主要是受主产区天气影响走强。欧美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小麦减产、库存降低,减少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供给水平,形成利多影响,促使欧美农产品期价集体上涨。
外盘的强势对我国小麦期货市场起到了心理抬升的作用。在国内,今年我国广大地区也遭受了干旱和洪涝灾害,从年初的云南干旱,到中期南方洪涝灾害,北部的干旱天气,我国农业粮食种植受到了巨大困难和威胁。但是我国国家地域广阔,粮食保护政策在这五六年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均衡了产能,今年我国小麦市场能达到供给平衡略有节余。
天气灾害没有严重影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给,但它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市场心理以及投资行为。加之国内的白糖、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市场集体上涨,给人们千万了一种农产品供需紧张的假象。农民惜售,观望情绪严重,企业抢收惜出,心理因素成为强麦上涨的主要原因。
供求平衡是价格稳定的保障
我国农业部最近发布消息,2010年我国小麦总产量将超过1.15亿吨(2300亿斤),生产供给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因国内储备充足,有足够的市场调控能力。因此,供求关系平衡且略有节余,是我国小麦供需的主基调,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小麦不会有太大的涨跌空间。
小麦供求数据表明,一方面,我国的小麦市场连续5年都能做到市场供求平衡且有结余。预计今年小麦的产量比上一年下降0.9%左右,小麦消费量比上年度增加50亿斤,但总量上来说还是能满足我国小麦需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小麦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涨跌。另一方面,我国的小麦进口量仅占年消费量的0.93%,国际粮食供求和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小麦供求影响很小。
后市期货价格走势判研
近期强麦期价强势上升,主要原因是前期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对市场主体多元化收购的顾虑心理,使得粮农生产者、企业市场主体和投资者对小麦的价格判断产生了偏离。但基本面的供求不会支撑强麦期价延续其上涨走势,市场会纠正人们对小麦价格判断的误差,强麦期价会走上稳定和合理的轨道。
综合来看,强麦期价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外企收购造成的需求旺盛假象,另一方面是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的烘托作用形成的心理影响。但总体来说,我国小麦供求基本面不会支撑其价格继续强烈上涨,因此建议看多的投资者谨慎操作,短期期价回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获利回吐的愿望比较强烈,投资者可适量获利平仓,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