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报告 » 正文

美国农业部饲粮展望报告-2010年7月份刊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7-19  
    摘要:2010/11年度美国玉米价格可能走强

    2010年美国饲粮产量数据较上月下调,因为六月三十日的播种面积报告中显示播种面积减少。不过饲粮产量要高于2009年,因为玉米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均高于上年,抵消了高粱、大麦和燕麦的年比降幅。根据六月一日的用量数据,2009/10年度用量进行了调整,这导致2009/10年度和2010/11年度供应下降。2010/11年度所有四种饲粮的价格预估上调,因为饲粮期末库存将会下降。2010/11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下调,因为价格走强。海外2010/11年度粗粮期末库存略微下滑,主要原因是大麦产量数据下调。2010/11年度期间,全球粗粮库存可能减少5%。

    

    国内展望

    

    饲粮产量数据下调

    2010/11年度美国饲粮产量预计为3.506亿吨,比上月下调了350万吨,但比上年增长160万吨。六月三十日的播种面积报告显示所有四种饲粮播种面积数据低于早先预期。根据第一次调查结果,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800万蒲式耳。大麦减产的原因在于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被单产超过趋线水平所抵消。第一次燕麦产量调查结果显示,燕麦产量数据下调了200万蒲式耳,因为收获面积下降。不过单产将超过趋线水平。

    2010/11年度饲粮供应预计为3.946亿吨,下调了720万吨,也比上年减少370万吨。饲粮进口数据下调了30万吨,也比上年减少20万吨。2010/11年度期初库存下调了340万吨,为4190万吨,因为2009/10年度用量提高。

    2010/11年度饲粮用量数据下调了140万吨,因为饲料和其它用量、以及出口数据下调。2010/11年度期末库存预计为3850万吨,比上月下调了580万吨,比上年减少340万吨。

    2010/11年度所有饲粮的饲料和其它用量预计为1.416亿吨,占到了总用量的39.8%。转为九月到八月的市场年度,四种饲粮外加小麦的饲料和其它用量预计为1.4757亿吨,低于2009/10年度预期的1.5028亿吨。玉米将占到饲料和其它用量的92%,低于上年的93%。

    2010/11年度谷物消费动物单位指数(GCAU)预计略低于2009/10年度的9150万单位。每GCAU的谷物用量将达到1.61吨,低于2009/10年度的1.64吨。

    

    2010/11年度玉米产量数据较上月调低

    2010/11年度美国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一个百分点,因为播种面积数据下调。玉米播种面积数据较三月份下调了92.6万英亩,为8790万英亩,这要高于上年的8650万英亩。玉米收获面积数据下调了75.4万英亩,为8100万英亩。播种面积年比增长的地区是伊利诺斯州和堪萨斯州,增幅均为60万英亩。印地安纳州较上年增长了60万英亩,密苏达州增长了30万英亩,俄亥俄州增长了25万英亩。降幅最大的地区是衣阿华州,减少了40万英亩。内布拉斯加州和南达科他州玉米播种面积均比上年减少了35万英亩。

    2010/11年度美国玉米平均单产预测数据不米,仍为每英亩163.5蒲式耳,低于2009/10年度的164.7蒲式耳。截止到7月4日,玉米优良率为71%,与上年同期持平。

    2010/11年度玉米用量数据下调了5000万蒲式耳,为133.6亿蒲式耳。饲料和其它用量、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量数据不变,分别为53.5亿和60.6亿蒲式耳。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数据同样不变,仍为47亿蒲式耳。2010/11年度玉米出口数据下调了5000万蒲式耳,为19.5亿蒲式耳,因为国内供应吃紧,乙醇行业的需求强劲,玉米价格上涨,导致美国玉米出口竞争力下降。因而,2010/11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测数据下调了2亿蒲式耳,为13.73亿蒲式耳。

    2009/10年度美国玉米用量数据上调了1.25亿蒲式耳,为133.15亿蒲式耳。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上调了1.75亿蒲式耳,因为一季度(三月到五月期间)用量高于预期。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量数据下调了5000万蒲式耳,因为乙醇行业的玉米用量下调了5000万蒲式耳。2009/10年度玉米出口数据不变,仍为19.5亿蒲式耳。

    由于2010/11年度玉米期末库存数据下调,因而价格预估上调。2010/11年度玉米平均价格预估为每蒲式耳3.45-4.05美元,上调了15美分。2009/10年度的玉米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50-3.60美元。

     2010/11年度高粱产量数据下调

    2010/11年度高粱产量预计为3.5亿蒲式耳,下调了500万蒲式耳,也比上年减少3300万蒲式耳,因为德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的农户将播种面积减少了11%。高粱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分别预计为600万英亩和520万英亩。播种面积比三月份的预测下调了36万英亩。高粱单产预估上调到了67.6蒲式耳/英亩,因为南部和中部平原土壤墒情良好。截止到7月4日,高粱优良率为71%,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51%。

    2010/11年度高粱供应数据下调,因为产量和结入库存数据调低。2010/11年度高粱用量数据下调了500万蒲式耳,因为供应将会减少。降幅将主要集中在饲料和其它用量上,下调了500万蒲式耳,为1.05亿蒲式耳。

    由于六月一日的库存报告显示用量提高,因而2009/10年度高粱的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上调了500万蒲式耳。出口数据不变,仍为1.7亿蒲式耳。因而2009/10年度高粱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500万蒲式耳,为2800万蒲式耳。

    2010/11年度高粱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15-3.75美元,占到了玉米价格的91-93%。2009/10年度高粱平均价格预估为每蒲式耳3.10-3.20美元。

    2010/11年度大麦产量数据下调

    根据第一次产量调查结果,2010/11年度大麦产量数据预计为1.82亿蒲式耳,较上月下调了800万蒲式耳,比上年减少了4500万蒲式耳。播种面积数据下调了30.1万英亩,比上年减少了59.5万英亩。收获面积预计为250万英亩,比上年减少56.7万英亩。平均单产预计为71.6蒲式耳/英亩,高于上月预测的趋线水平66.9蒲式耳。如果属实,那么2010/11年度大麦单产将创下去年以来的次高水平,当时单产达到了73蒲式耳。截止到7月4日,大麦优良率为85%,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77%。

    2010/11年度大麦用量数据不变,但比上年增长700万蒲式耳。2010/11年度大麦进口数据下调了500万蒲式耳,因为加拿大大麦播种面积下降,也比上年减少200万蒲式耳。2009/10年度的供需数据进行了调整。进口数据不变,仍为1700万蒲式耳,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下调了100万蒲式耳,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量数据下调了100万蒲式耳。2009/10年度大麦期末库存预计为1.15亿蒲式耳,高于早先预测的1.13亿蒲式耳。

    2010/11年度大麦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3.50-4.10美元,上调了15美分。2009/10年度大麦平均价格预估上调了1美分,为每蒲式耳4.66美元。

     燕麦产量创下历史最低纪录

    据第一次产量调查结果,2010/11年度美国燕麦产量将创下历史最低水平,约为8800万蒲式耳,比上月的预测下调了200万蒲式耳,比上年减少500万蒲式耳。播种面积较三月份的预测下调了18.8万英亩,收获面积也低于上月的预测。单产预计为66.7蒲式耳/英亩,比上月上调了1.2蒲式耳,但比上年减少0.8蒲式耳。2010年的单产将是历史次高纪录,仅低于上年创纪录的67.5蒲式耳。截止到7月4日,燕麦优良率为81%,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59%。

    2010/11年度燕麦期初库存预计为8000万蒲式耳,较上月下调了700万蒲式耳。虽然供应下降,但是2010/11年度燕麦用量仍不变,这导致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1900万蒲式耳。

    根据六月一日的库存数据,2009/10年度燕麦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上调了500万蒲式耳。进口数据下调了300万蒲式耳,为9500万蒲式耳。2009/10年度燕麦期末库存预计为8000万蒲式耳。2010/11年度燕麦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2.10-2.70美元,上调了25美分。2009/10年度平均价格预计为2.02美元。

    国际展望

     2010/11年度全球粗粮产量数据下调

    2010/11年度全球粗粮产量数据下调了1080万吨,为11.176亿吨,本月下调了一个百分点。大部分降幅集中在海外国家,下调了730万吨,为7.668亿吨。海外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670万吨,为1.316亿吨。海外燕麦产量数据下调了80万吨,玉米和燕麦产量均下调了20万吨,高粱产量数据不变。不过混合谷物产量数据上调了60万吨,因为德国和匈牙利产量前景改善。

    本月海外玉米产量数据略微下调到了4.959亿吨。俄罗斯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50万吨,为500万吨,因为播种报告显示收获面积增幅小于预期。欧盟玉米产量数据上调了30万吨,因为一些国家的产量前景改善,抵消了法国玉米播种面积下降造成的影响。

    2010/11年度全球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5%,为1.355亿吨。降幅最大的地区是俄罗斯,下调了250万吨,为1300万吨。严重干旱以及高温天气导致伏尔加流域和乌拉尔地区农作物受灾,旱情还扩大到了西伯利亚和中部地区,严重制约了春大麦产量前景。哈萨克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当地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30%,为180万吨。

    2010/11年度加拿大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10万吨,为840万吨,因为五月份下半月和六月份上半月期间的过量降雨以及偏低温度导致许多农田无法播种。加拿大大麦播种面积数据下调了12%。燕麦播种面积数据同样下调了26%,导致产量数据下调了90万吨,为280万吨。

    欧盟东部地区遭受过量降雨的破坏,大麦收获受到耽搁。不过英格兰、法国北部地区的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欧盟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240万吨,为5640万吨。降幅最大的国家是法国和芬兰,德国、西班牙、匈牙利、意大利、捷克、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的降幅较小。

    2010/11年度全球粗粮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了410万吨,导致供应吃紧,但是大部分降幅集中在美国。海外期初库存数据仅下调了70万吨,为1.468亿吨。欧盟粗粮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了50万吨,主要原因是2009/10年度大麦出口提高,2009/10年度产量略微下降。巴西2010/11年度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了50万吨,因为2009/10年度玉米出口提高。俄罗斯大麦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了40万吨,因为2009/10年度出口提高。加拿大玉米、燕麦和大麦期初库存数据上调,沙特阿拉伯大麦期初库存数据上调,在一定程度上被上述降幅所抵消。

    

    2010/11年度粗粮消费和期末库存数据下调

    2010/11年度全球粗粮用量数据下调了320万吨,为11.262亿吨。由于产量下降,俄罗斯用量数据下调了250万吨,为2690万吨。用量降幅最大的产品是大麦,下调了170万吨,玉米下调了50万吨,黑麦下调了30万吨。欧盟粗粮用量数据下调了80万吨,因为玉米和大麦的饲料用量均下调了50万吨,燕麦用量略微下调,在一定程度上被混合谷物的饲料用量增幅所抵消。2010/11年度欧盟肉类生产可能依然停滞不前。本月哈萨克饲料用量数据同样略微下调,巴西、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略微上调。

    2010/11年度全球粗粮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1180万吨,为1.802亿吨。过半的降幅集中在海外,下调了600万吨,为1.416亿吨。降幅最大的国家是欧盟,下调了250万吨,为1.416亿吨。欧盟大麦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390万吨,为830万吨。由于大麦不再进入干预项目,因而大麦价格将会相对于其它谷物下跌,从而鼓励消费。欧盟玉米、黑麦和混合谷物期末库存数据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大麦库存降幅。加拿大粗粮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100万吨,为400万吨,因为产量下降。哈萨克期末库存下调了60万吨,因为大麦减产。由于玉米价格可能上涨,墨西哥的玉米进口量将会减少,因而玉米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60万吨。巴西2009/10年度玉米出口强劲,导致2010/11年度期初库存数据下调,因而2010/11年度玉米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50万吨。乌克兰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50万吨,俄罗斯大麦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40万吨,澳大利亚大麦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30万吨,因为出口前景改善。沙特阿拉伯大麦期末库存数据上调,因为2009/10年度进口增加。

    

    2010/11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下调

    2010/11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下调了150万吨,为4950万吨。(转为九月到八月的市场年度,出口数据下调了5000万蒲式耳,为19.5亿蒲式耳)。供应吃紧,国内古井无波旺盛,这将会推动玉米价格,从而制约美国玉米出口竞争力。2010/11年度全球玉米贸易预计减少50万吨,为8970万吨,因为玉米价格上涨交会导致墨西哥玉米进口减少50万吨,为910万吨。乌克兰和巴西将从美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减弱中受益,两国的玉米出口数据均上调了50万吨。

    2010/11年度全球大麦贸易数据上调了40万吨,为1650万吨。中国进口数据上调了40万吨,因为啤酒大麦需求旺盛。俄罗斯大麦产量前景下降,因而出口数据下调了80万吨,为100万吨。加拿大大麦出口数据也因为产量前景恶化而下调了40万吨,为100万吨。哈萨克大麦出口略微下调。由于期末库存庞大,欧盟大麦出口数据上调了140万吨。出口竞争减弱,也将提振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前景。

    2009/10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数据不变,仍为1900万吨。根据美国调查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10月到2010年5月期间,玉米出口量达到了3150万吨,六月份的玉米出口检验数量为410万吨。截止到2010年7月1日,玉米出口销售量为990万吨。但是近来的出口步伐说明,七月一日玉米出口销售量高于正常水平,可能导致部分合同转到下个年度。

    2009/10年度全球玉米贸易数据略微上调到了8590万吨,主要原因是乌克兰玉米出口数据略微上调。韩国玉米进口数据上调了40万吨,为820万吨。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