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利多因素支撑稳固玉米价格长期乐观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6-29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受中国进口美国玉米以及中央储备玉米出库等利空因素的打压,连玉米期价持续下滑,同时现货玉米市场价格也有所走低,连玉米主力1101合约跌幅一度接近4%。而在国内玉米市场供需面整体趋紧的情况下,中长期玉米价格上涨的基础依然稳固。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受中国进口美国玉米以及中央储备玉米出库等利空因素的打压,连玉米期价持续下滑,同时现货玉米市场价格也有所走低,连玉米主力1101合约跌幅一度接近4%。不过,长期而言利多玉米价格的因素截至目前还未完全发挥作用,未来仍足以支撑玉米价格继续强势运行,自6月下旬以来连玉米振荡上升似乎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相对于庞大的国内玉米市场供需规模而言,进口玉米数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据了解,去年我国玉米消费量高达1.63亿吨,而玉米进口总量不足10万吨。目前,已经得到证实的是今年5月我国自美国进口的玉米总量仅在11.5万吨,相比之下,由于去年东北地区大旱,我国玉米出现严重减产,即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公布的最保守数据,减产规模也接近300万吨。因此,进口玉米整体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对市场心理作用较大。

    进口玉米之所以能打压国内市场价格,笔者认为是由于美国玉米价格当前正处在年内最低位水平,但进入6月下旬以后进口美国玉米成本已超过1800元/吨,这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相比已不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目前,美国国内很多机构预计今明两年来自中国的玉米采购量仅会温和上扬,如美国农业部预估的当前年度玉米出口增幅仅有5%,甚至低于上年度的水平。另外,如果我国果真大幅增加玉米进口量,那么美国玉米价格会受到支撑而上行,届时高企的进口玉米成本将很难打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

    从国家临储以及中央储备玉米的出库情况来看,自4月13日开始恢复的东北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成交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08/2009年度,国家计划收购临储玉米4000万吨,实际收购约3600万吨,加上今年4月之前中储粮收购的玉米,国家平抑玉米价格可动用的临储玉米总量接近3700万吨,而根据截至目前的历次临储玉米竞价销售成交量计算,经过多次抛售之后,当前临储玉米数量仅在300万吨左右。由于剩余的临储玉米数量基本上无法满足相对刚性的深加工企业的消费需求,所以,中央储备玉米入市就成为了必然。6月11日,中央储备玉米近两年来首次以竞价销售的形式在市场上出现,这足以反映出市场上玉米现货比较紧俏。

    其次,由于今年东北产区天气条件不太理想,玉米减产幅度可能将大于市场预期。据了解,继去年的大旱之后,作为玉米主产区的东北地区今年在玉米春播期间出现了恶劣天气。有关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约有三分之一的玉米播种面积受到了寒冷潮湿天气的影响,致使今年的播种期较正常年份延后了20天左右,同时进入6月以后干旱又开始加重,近期尽管出现了降雨,但雨量不大且又过于集中,无法从整体上缓解旱情。从玉米生长周期来看,春播玉米要丰产,适时早播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播种期是否合适将会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当播种期延迟时,玉米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易遭遇“卡脖旱”和秋季早霜,从而会导致产量减少。此外,由于今年春季东北地区解冻偏慢,因冻结而比较坚硬的土壤下层不利于玉米扎根生长,在此条件下播种的玉米后期耐寒及抗倒伏能力都会比较弱。

    除东北地区以外,前期西南地区的旱灾与当前南方地区的洪灾也会使得玉米减产。据了解,前期遭受旱灾的西南5省整体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2%,其中四川与重庆均是生猪养殖基地,也是玉米消费大户,如果西南旱情引发区域性玉米价格上涨,最终依然还是会传导到东北主产区。与此同时,当前南方地区的洪灾已威胁到秋粮收成,如果洪灾延续,那么秋粮产量大幅下滑势必将加剧当前玉米市场供需紧张的格局。

    最后,从政策层面来看,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并不符合国家保护农民利益与种粮积极性的调控意愿,如临时收储玉米这一措施本身就是国家为降低“粮贱伤农”的程度而出台的一项托市政策。据了解,在前期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家的托市政策作用明显,确定了玉米价格的底部,同时也有效鼓励了农民种粮、售粮以及粮商的采购意愿。倘若在玉米市场供需逐渐从宽松转向平衡的情况下,由于过度调控反而导致粮价跌幅过大,从而再度伤及农民利益,这显然不是国家调控市场的目的。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玉米市场价格受到了一些利空消息的打压,但基本面依然向好。而在国内玉米市场供需面整体趋紧的情况下,中长期玉米价格上涨的基础依然稳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