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市场 » 正文

热钱有没有进入农副产品市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5-27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近段时间,各地大蒜、绿豆身价暴增。有传言说大量热钱转战农产品市场,如今五谷杂粮一夜之间已经变身投资品。不过,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杂粮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天气影响,没有证据证明游资大量进入农副产品市场。

    也许,我们确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热钱已经大量进入了农副产品市场,但是,姚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热钱没有进入到农副产品市场吗?难道农副产品价格的暴涨,真的只是天气的影响吗?

    不久前,有关方面在对河南等地大蒜价格暴涨的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大蒜价格的迅速上涨,并不完全是因为产量的减少,更多的还是流通环节出了问题,是流通环节中少数人控制了大蒜的供应,加剧了大蒜的供应紧张,造成了大蒜价格的快速上涨。那么,这些控制大蒜供应的“中间环节”,都是些什么人呢?又是些什么资金呢?

    从近年来几次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生产环节对价格上涨形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从总体上讲,生产环节对价格的影响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的农民,并没有因为价格的上涨甚至暴涨获得多大的利益。价格上涨的真正得益者,都是从事流通的经营者。2007年到2008年的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就曾吸引了大量民资进入到生猪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又凭什么说农产品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呢?

    而事实上,对热钱来说,并没有严格的投资标准、投资要求、投资方向,而是哪里赚钱,就投向哪里,哪个赚钱,就投资哪个。现在,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很不稳定,国内经济复苏也存在基础不牢等问题,大量民间资本没有出路。不仅没有出路,许多原投资实体经济的资本,也因为出口不畅、市场不旺等因素,从实体经济中撤出。

     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热钱所以没有进入到家常副产品等市场,也与股市、楼市比较火有关。正是股市和楼市的虚火,使热钱获得了一时的投资空间和安息之处。但是,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在楼市新政下股市的低迷,民间资本再次出现了没有出路、没有投资空间的现象,加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很多国际热钱也没有了出路。那么,这些热钱、游资等就急须寻找新的投资市场、投资目标。把投资的目标暂时确定在目前供求关系不够平衡、存在一定获利空间的家常副产品市场,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要知道,在去年信贷资金天量投放、股市与楼市虚旺时,有关方面也曾公开表示,没有证据证明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但是,实际结果证明,确实有大量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不仅如此,许多国内外热钱也大量进入了股市和楼市,使股市和楼市严重“不差钱”,也使股市和楼市迅速泛起了泡泡。

     说真的,我们也衷心希望热钱不要大量进入到农副产品市场。如果这种现象真的出现,不仅对老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对经济复苏和防止通货膨胀也是严峻的挑战。

    有关方面可以不承认热钱已经进入了农副产品市场,但是,决不能不预防热钱向农副产品市场渗透和进军。如果认为热钱左右不了农副产品市场和价格,左右不了经济发展大局,那就大错特错了。

     农副产品价格关系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关系国家的稳定大局,关系经济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我们宁可做过,不能做错。如果盲目乐观,放松警惕,任其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面对目前农副产品价格的异常波动,有关方面应当加大关注力度,加强对农副产品市场的观察和价格的监测,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农副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避免对通货膨胀产生传导,避免增强老百姓的通胀预期。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