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市场 » 正文

玉米:供需利多压倒宏观偏空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5-26  
     尽管受欧债危机和国内紧缩调控影响,本周连玉米短线弱势回调,但在自身供需关系偏多作用下,中期上涨趋势并未由此而根本改变。截至25日收盘,玉米指数收跌12元至1950元,成交量扩展致25万余手,持仓量净减1.7万余手至42万余手,盘面呈价跌量增仓减弱势特征。

        ——国内供需关系向偏多方向转换。尽管国内玉米市场依然能保持自产自销格局,但由于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和农民因减产而引发较强惜售心理,导致国内市场上玉米流通量有所缩减,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断粮情况,由此推动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上涨。近日,有消息称,我国正在考虑取消出口玉米淀粉和酒精的5%出口退税。此消息一旦得到官方证实,足以证实政府对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紧张的严重担忧。

        ——政府进行库存拍卖等宏观干预,对抑制玉米价格上涨效果有限。目前参与库存拍卖主体仅限于东北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但上述企业数量和规模均较为有限,而东北深加工企业和南方用粮企业才是玉米终端需求消费商。如果终端消费商被限定在竞买主体之外,势必会加剧上述终端消费企业在现货市场上积极购买玉米,最终推动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另外,若按照目前每周120万吨的拍卖进度,最多只能维持两个月的供应,再考虑到后期农户余粮售罄,玉米供应将更为紧张。

     ——进口渠道不畅,供应维持紧张格局。由于国储持有玉米可能不足800万吨,农户余粮占比也仅有15%—20%,据最新测算,7月进口玉米完税成本1985左右,与国内相比仅低30—50元,价差较小。而且进口方面尚存许多阻碍,玉米进口实行配额制,部分企业配额较小,大多数企业进口通道并不顺畅,进口意愿不足,因此玉米将维持供应紧张格局。

        ——寒冷潮湿气候阻碍玉米播种。东北约1/3玉米播种面积受影响,播种期较正常延后约20天时间,而且未来东北将继续阴雨天气,新作玉米仍无法播种。由此而来可能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可能因转种大豆而低于预期,而后期玉米对不良天气、病害抵抗能力下降,且遭遇霜冻概率加大,单产面临下降。

     ——饲料需求回升。多数地区猪饲料销量下滑局面已得到遏制,同时随着气温回升,生猪饲料销量已趋于增长。饲料企业对玉米酒精需求增长,且当前河南、山东部分酒精企业玉米酒精库存量大幅降低,局部还出现货源偏紧现象。

        ——进口价优势有限。内外价格对比显示,中国已采购的美国玉米到岸价格在230—240美元/吨,到我国口岸完税价格为1895—1970元/吨,虽然较广东港东北产玉米2010—2030元/吨成交价偏低,但考虑到今年美国玉米品质较差且损耗率较高,因此考虑100元/吨的质量价差,进口玉米实际成本应为1995—2070元/吨,较当前国产玉米价格优势较为有限,冲击作用也较弱。

    综上所述,供应缩减、消费需求增长,引发玉米现货稳步攀升,进口扩展也难压国内需求,大连玉米后市仍将维持缓慢上涨趋势,投资者操作上逢低吸纳为主。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